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人特别喜爱翡翠,对翡翠饰品情有独钟。因而把翡翠列入“珠宝钻翠”之中,与钻石、珍珠相提并论。上好的翡翠价格绝不低于同体积的其他宝石,高绿翡翠完全可以与钻石、祖母绿、猫眼石…[全文]
据《古玩指南》、《玉纪》、《玉器史话》等书的记述,玉器作伪有以下几种方法。 1.煨头:将玉器用火烧烤,使玉色变为灰白,极似古玉中的“鸡骨白”。古玩家又称之为“伪古…[全文]
1994年秋,我在北京琉璃厂一家古玩店里看见一件顺治五彩正面立龙捧寿图大瓷盘。当时我被正面立龙那威猛的气势和强烈的动态感所震撼。因价格昂贵,我弃盘离去。在开往北京站的地铁列…[全文]
该器高3.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5厘米。青釉,厚底露胎,壁腹斜直,薄唇,外侧壁腹上部刻划有二道直线匝纹,于口唇处着四组对称褐色斑点。口沿外缘做工规整,宽为0.5…[全文]
购藏玉器,不失为投资保值的一种理想选择。 崇玉、爱玉是东方人的传统,人们对玉器的需求处于上升的趋势。随着玩玉者队伍的扩大,人们对玉器的青睐导致价格的上扬,也为玉器…[全文]
古玉器传到今天,一为传世玉,一为出土玉。汉唐以上大都为出土物,一般都是因殉葬而埋藏在地下的。明清以后的传世玉较多。 鉴别古代玉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质地…[全文]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带铭文的宋代瓷器中,有一件“天威军官瓶”(见图),其为黑褐釉大瓶,小口,瓶体修长,通体弦纹(亦称为瓦楞纹),肩上划刻着“天威军官瓶”五字。其何时收入的不得…[全文]
汉代以前,在各种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中,似乎还没有发现过“狮子”的形象。这是因为:在此以前,我们祖先生活的这块土地上就没有“狮子”存在过,“狮子”是什么样子,人们并不知道。 …[全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收藏热的兴盛,民间藏玉越来越多。这些玉器的价值如何?是藏家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满足人们的需要,这里将评估中的几个方面作一个介绍,仅供参考。 对于…[全文]
玉器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对玉器的喜爱达到了崇拜的地步,至北宋以后逐渐掀起了玉器收藏热,宋元以后乃至近现代。在市场暴利的驱动下,古玉作伪之风渐盛,因…[全文]
红山文化玉器,诞生于新石器晚期。它们浅埋于辽宁流域、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北部。5000年间,征伐劫掠、民族迁移、改朝换代的滚滚红尘,无数次掠过这片土地,奇异的是,所有的人对眼…[全文]
华安玉(九龙璧)以质色好、形纹美而闻名于世,被纳入全国九大名石和“中国国石”候选石之列。华安玉是一种条带状钙硅质角岩,古称“茶烘石”,雅称“梅花石”,产于福建九龙江两岸的华…[全文]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而眼下翡翠造假技艺高超,真假难辨,常令珠宝玩家大伤脑筋。 “翡翠”一…[全文]
据考古资料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还不知玉器,玉器是在石器由打制进化为磨制的过程中被发现和逐渐被重视的。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发现,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我国靠近沿海的东…[全文]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战国前期,通高52cm,口径14×12cm,腹径37cm. 器直口,粗颈,鼓腹,器形硕大,有平盖,环形钮,是一种大型的盛酒器。壶身正面有一系环,…[全文]
楚王酓胐鼎,通高59.7cm,宽60.5cm,口径46.6cm,重53.8kg. 鼎圆体,三蹄形足,双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短足,盖正中一钮凸起可穿环。附耳、盖与鼎身饰…[全文]
“晋率善氐佰长”印,晋,印面2.2×2.2cm,通高2.7cm.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三国时期,各方征战不断,晋以武力统一,但社会…[全文]
铜鎏金佛坐像,高23.8cm. 佛像半圆形肉髻,螺发间和髻顶镶有宝珠,髻顶宝珠已残。佛双眉之间有白毫一丝,长眉细目,鼻梁高直,嘴角内收,面含微笑,身著袒右式袈裟,袈裟…[全文]
中国铜镜史源远流长,它那精湛的艺术,变幻的纹饰,丰富的铭文姹紫嫣红,成为我国青铜器中的一枝奇葩,享誉中外,流芳百世。自明代出现玻璃镜以后,逐渐衰落,至清代铜镜已寿终正寝,退…[全文]
1959年从湖南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同时出土了五件商代青铜大铙。其中象纹铜铙是最精美的一件,现藏于湖南博物馆,也是湖南出土青铜大铙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整件大铙气势恢弘,通高70…[全文]
国画《墨梅图》,是元末著名画家暨诗人王冕的代表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墨梅图》大铜章,谋篇布局巧妙合理,铜雕墨梅(局部)。枝枝精神饱满,珠润鲜活。充分体现了王冕“繁…[全文]
中外历史上的马文化丰富浩瀚,以马为题材的历史文物不胜枚举。在形形色色的马文物中,贵州东汉铜车马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生动完美的造型、精湛的铸造工艺,受到文博界、史学界和艺…[全文]
古代玉器收藏家均把玉质的优劣放在第一位。那么何为“优质玉”?何为“劣质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古代收藏家之间也并非完全一致。在汉晋时期曾经有过关于重玉质还是重玉色的讨论。“…[全文]
翡翠自清代出现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好,成为东方最知名的宝玉石。它的原石只是在河床中有着各种普通肤色的石头,没有丝毫宝玉石的痕迹,正如卞和识宝一样,难于认识它的真面目,但当…[全文]
玉,在我国是美石的同义语。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我国是一个玉石之国,但目前国内的珠宝界、考古界和地质界对玉、玉石和宝石的定义是有区别的。目前国际上统称的…[全文]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简称独玉,也被称为"南阳玉". 1952年人们在研究早年殷墟出土文物时,就曾注意到已出土的7件玉器均为独山玉制品。稍后,1…[全文]
经过7000年的开发利用,珍贵的和田玉还能开采多久?资源前景如何?新疆的地质工作者经多年找矿勘查、研究,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新疆地域辽阔,地层齐全,岩浆活动频…[全文]
一、历史对青白瓷的赞誉 景德镇宋代所烧制的青白釉瓷,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由于青中有白或白中泛青的釉色,因此称之为青白瓷,一般习惯上还有"影青",或是"罩青",…[全文]
古人常常佩带玉饰品来表明身份、等级,故目前考古发掘到的玉器中,佩玉占了很大数量。 龙作为玉器雕琢的图案,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中。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皆…[全文]
玉器的种类很多,过去只对高档品(如翡翠)进行处理,而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诸如烧红玛瑙、染色岫玉之类的中低档玉石的伪劣品或处理品,更有甚者,出现一些用玉粉、石粉高温高…[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