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翡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而眼下翡翠造假技艺高超,真假难辨,常令珠宝玩家大伤脑筋。

 

  “翡翠”一词《康熙字典》注释最早为一种鸟名,赤鸟叫“翡”,绿鸟称“翠”,清康熙三年以美玉代之。翡翠为天然矿石,是一种坚实耐用的硬玉,清世祖福临顺治年间由缅甸流入我国,因此,旧时翡翠多为皇室所有,流散到民间甚少。自乾隆开始,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位皇帝对其情有独钟,宦官和商贾以翡翠收藏丰俭来衡量财势,故翡翠又称之为“皇家玉”、“帝王玉”,其地位凌驾于各种宝石之上。翡翠制品有“旧饰”、“时饰”之分。所谓“旧饰”是指清末以前的“官饰”及贵族的首饰,如翎管、扳指、帽正、龙带勾、朝珠、扇坠、烟壶、别子、牌子等;所谓“时饰”是指晚清以来社会上流行的饰物,如镯子、戒指、耳环、项链、马蹬等。

 

  翡翠具有“浓、阳、正、俏、和”五大特点。浓就是浓而不淡,像雨后的冬青树叶或芭蕉叶那样浓碧绿色;阳就是阳而不阴,鲜艳明亮;正就是颜色纯正,无任何杂色混在其中;俏就是清滑晶莹,俏而不老;和就是绿得均匀,无深浅之分。这样的翠,绿得理想,绿得上乘。我们平时所常见的翡翠,多为廉价的石灰地翡翠。此外还有多种名贵的绿色翡翠,如祖母绿、玻璃绿、黄阳绿、鹦哥绿、金丝绿、梅花绿、葡萄绿、瓜皮绿、苹果绿、葱心绿、浅阳绿、丝瓜绿、波菜绿、墨绿等,尤以祖母绿、金丝绿、苹果绿最为名贵。祖母绿翡翠,行家又称之为“宝石绿”,它的地为“湖绿地”或“玻璃地”,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绿色浓艳者价格非常昂贵;金丝绿翡翠,又叫“筋丝绿”,它为“豆青地”或“藕粉地”,绿色浓硬为筋丝状,时下价格不断上升;苹果绿翡翠,多为“虾肉地”,绿色鲜艳,可与金丝绿翡翠争雄媲美。

 

  由于高档天然翡翠资源日益枯竭,故市场上翡翠的代用品占了绝大部分。翡翠的代用品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用其他绿色玉冒充翡翠的赝品,如马来玉、澳洲玉、河南玉等,它们质地粗糙,光泽较差;二是用塑料、玻璃、瓷料等制成的仿翠假货,一般较易识别。但近几年用高科技人造的翠玉,它与天然翡翠十分相近,肉眼易认为天然翡翠,只有利用检测仪器才能识辨真伪。收藏者在购买翡翠饰品时,定要仔细观察,慎重鉴别。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