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近日,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因展览施工原因,国家博物馆自2018年9月25日起,暂停对公众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公告。已经错过了“大唐风华”展的朋友们,不妨随着小编的视角来回顾一番。
  
  大唐是在马背上取得的天下,加上李唐皇室中有游牧民族血统,和胡人交往频繁,使得唐人十分爱马。
  
  这一点,相信去过礼泉昭陵的朋友已经认识到了:昭陵六骏石刻(现昭陵的六骏皆为仿品,有四个真品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另外两个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见证了太宗皇帝绝杀疆场的战况;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印证了玄宗皇帝驯养舞马的历史;除此以外,也有许多描写马的诗句,像“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雪拥蓝关马不前”等,可见唐人日常用马来出行,生活中自然也是离不开马的。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对于爱用马这件事情上,都是一样的。
  
  史书记载,唐代马牧业发达,官民都十分重视马的教育,唐高宗时官方牧马达70万匹;唐玄宗时仅宫廷用马就达40万匹,通过史书记载的庞大数量,我们可以想象到唐人有多么爱马。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个观点,我们从文物入手来看个究竟。
  
  ·马的装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黄釉三彩马(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三彩的兴起与“厚葬”有关,这自然离不开国力强盛、百业俱兴的物质基础。几乎每个唐墓都有这样的三彩马出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鎏金铜马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马具,工艺为鎏金,卷草形,两端卷曲,中间直平。
  
  马镳是放在马嘴里,贯于马衔、防止马衔脱落的两环。要控制住马的行动,还需要和络头、胸带、缰绳等一起配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铜马镫(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方环穿,拱形梁,脚踏处变宽。马镫置于马肚子两侧,供人上马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
  
  ·马的运动
  
  说起马球,大家并不陌生,但提到“击鞠”估计大家就一头雾水了。
  
  击鞠是现代意义上的马球,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有学者认为击鞠是在唐代时由波斯传至吐蕃,尔后才在中原地区流行,故有波罗球(Polo)之称;还有学者根据曹魏时期诗人曹植所著的《名都篇》中“连篇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推断击鞠在东汉就已出现。
  
  不论击鞠起源于哪里,它在大唐十分盛行,成为大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胡人打马球图(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皇击球图》摹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作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第一幅是陕西省富平县李邕墓的壁画,壁画损毁较严重,但仍可以看清图中的两个胡人在争夺马球,形象十分生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著名的章怀太子马球图;
  
  第二幅的原作者,学术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由北宋李公麟所作。可以看到唐玄宗携嫔妃、内侍等共同击球,大家都在追逐一球,似乎都抛下自己的身份,尽情享受击鞠的乐趣,画面十分生动有趣。
  
  两幅都是讲“击鞠”,且主角的身份地位都不低。毕竟马球也算一种奢侈的运动,没个贵族身份或者家财万贯的背景,谁敢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含光殿“毬场”石志(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里是含光殿,而不是含元殿;根据大唐长安的地图来看,含元殿位于大明宫内,而含光殿位于大明宫西侧的西内苑之中,二者不要混淆。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块残碑上的字:“含光殿及毬场等,大唐大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建在殿前的马球场,足以看出皇家对马球运动的热爱和大力推广。
  
  在古代,文化的传播由贵族到平民,马球看起来在唐代十分盛行,但这项运动并没有怎么惠及民间,带有等级差异:贵族有权有钱,可以尽情挥霍,有物质基础;平民则要考虑温饱问题,买不起马,自然也玩不起马球这样的高奢运动。
  
  即便如此,大唐爱马的风气却是实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大唐的文化精彩多呈,物质上体现了不少,在思想上更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容许言论信仰的相对自由。这个时候,正巧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并立、会通的时代,三股思潮并存,除此以外,祆(Xiān)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也在大唐土地上各有其发展。虽然各教理念不同,但都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这些不同的理念在当时包容的社会中相互影响、和谐共存,共同构成了唐人的精神家园。
  
  ·波斯色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黑釉白斑龙柄瓷执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代金银器、陶瓷器、壁画中常见执壶,执壶在唐宋时期作为酒器供人们日常使用。图中执壶的样子与我们印象中的有大不同:它不具备壶嘴。这类器物一般在中亚、西亚经常可以见到,是波斯萨珊王朝的遗物。它起源早、分布广,在罗马到伊斯兰时代都有发现。传至东方后,被称为“胡瓶”。
  
  花纹不像中原惯有的特色,且壶身整体造型都不似中原地区常见类型,再经考古发掘,此执壶便是是大唐与西域有经济文化往来的有力证据。
  
  ·道教色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金走龙(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土于何家村,共有十二条金龙,每一件都是独立使用的。
  
  有学者推断,金龙可能是道教投龙仪式中所用法器。投龙简,是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一个环节。封建帝王在举行黄箓大斋、金箓大斋之后,为了酬谢天地水三官神灵,把写有祈请者消罪愿望的文简和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起来,分成三简,并取名为山简、土简、水简。山简封投于灵山之诸天洞府绝崖之中,奏告天官上元;土简埋于地里以告地官中元;水简投于岳渎水府以告水官下元。这天地水三官又称三元。这种告请三元的投简活动目的是祈求天地水神灵保护社稷平安、人民幸福长寿。
  
  该仪式中,金龙负担着信使的角色,向三元传递人间皇帝的愿望,因此有“金龙驿”的说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高士图(局部)(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壁画出土于韩休墓墓室西壁,共有六幅,呈六扇屏风式布局,现仅剩四幅。
  
  这四幅壁画,构图内容相同,皆为红褐色边框内竖立着一棵挺拔的大树,树下画一位手执如意的男子,似乎在表达想要隐居,脱离世俗,追求万事如意生活之意。
  
  这种绘画技法与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画风相似,线条起伏流畅、色彩清淡典雅,颇有魏晋名士之风。这类高士图大多出自初唐、盛唐墓壁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王子乔吹笙引凤铜镜(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铜镜呈圆形,十分常见;镜子背面表现了王子乔吹笙引凤的故事:以镜钮作为山中心,山石间泉水涧流;右侧有一束高冠的男子,静坐于岩石之上,悠然地吹奏着手中的笙;左侧有一只凤,展翅翱翔,镜钮的上下两侧分别有两只鸟,盘旋于山谷间,这些禽鸟似乎被笙乐吸引过来,都在享受这美妙的音乐,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幕,符合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鲜明的道教色彩。
  
  唐代统治者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大力推崇道教,高祖甚至提出“道大佛小,先老后释”,足见道教在唐代的地位之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道教发展自然兴盛,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思想在各个领域皆有体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一不信奉和追求这种思想,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最常见的便是炼丹药。之前提过的银锅、金铫等都可用于炼丹药。
  
  ·佛教色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智藏禅师舍利装具(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装具由石函、铜函、金钵、绿色琉璃瓶组成。石函近方形,正中凿方形石槽,内置铜函;石槽上镶嵌方形石板,盝顶石盖覆其上。方形石板和盝顶盖均两面刻字,除石铭外,还刻了供养人名单,供养人多为智藏禅师的弟子和信徒。
  
  从铭文得知,智藏禅师在丰德寺出家,武德三年受高祖召见,武德七年圆寂,享年九十岁,武德八年建灵塔(僧人的墓冢)。此铭文弥补了《续高僧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鎏金铜菩萨坐像(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菩萨圆光背面刻有铭文,记载了贞观二年遭遇疫情和旱灾,两个多月没有降雨,于是太宗皇帝设坛祈雨,祈雨进行七日,疫情消除,天降大雨,百姓欣喜。皇帝命僧侣法纯铸造了七尊鎏金铜佛像供养,祈求天下平安。这对史书中记载的贞观二年受灾有一个实物证明,同时又补充了史书中并未记载的祈雨一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三彩塔式罐(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塔式罐,是受佛教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明器,以三彩陶瓷罐最为常见。唐墓中放置塔式罐,是墓主人死后想前往极乐世界心愿的一种表达。墓主人身份有平民、贵族、官员,甚至还有儒教和道教弟子,说明塔式罐已被被广泛接受。
  
  此罐形制较为规整,图案纹饰奇特,突出部分为狮子,象征佛法至高无上。
责任编辑:思思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