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独山玉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简称独玉,也被称为"南阳玉".

  1952年人们在研究早年殷墟出土文物时,就曾注意到已出土的7件玉器均为独山玉制品。稍后,1959年在南阳黄山出土的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中,又发现了用独山玉制成的"玉铲"、"玉凿"、"玉璜".从而把独山玉利用的历史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有关独山玉的文字记载,已知最早始于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就曾称独山为"玉山".张衡在《南都赋》中曾对南阳玉作了淋漓尽致的赞誉。现今独山脚下的沙岗店村,还遗有当年东汉时期盛极一时的"玉街寺"的遗址。今独山西南坡有众多的星罗棋布的古代采坑,可见当年独山玉受人钟爱的。南阳齐梁时期的陶弘景曾赞誉说:"好玉出兰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诸处皆善。"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使独山玉的利用渐趋衰弱而淹没。宋代成书的《本草图经》中说:"今兰田、南阳不闻有玉,唯于阗国出之(即和田玉)".直到清代末期,独山玉才被重新开发利用。

  1、独山玉的特性

  优质的独山玉具有十分近似于翡翠的艳丽的翠绿色,且质地细腻、坚韧、致密,具有半透明至微透明感,玻璃光泽,硬度一般6-7,可有较大的变化,比重2.73-3.18,折射率1.560-1.700.总的说来,它不如翡翠的质地纯净,常有深浅不同的绿色或灰、白、黑、褐色等色浸染变杂。这种特征与独山玉矿物组成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从物质组成来说,独山玉是世界上已知独一无二的蚀变斜长岩构成的玉石。其组成矿物以白色斜长石(主要是钙长石)、白色黝帘石为主,前者一般占20%-90%,后者占5%-70%,此外还有翠绿色的含铬云母(5%-15%),以及数量更少的黄绿色角闪石、深绿色绿帘石、褐红色金红石、深褐色榍石、黄褐色褐铁矿等。正是这些不同色泽矿物的共存,导致了独山玉色泽的复杂性。

  2、独山玉的品种

  通常根据颜色可将独山玉划分为五类,这五类是:

  (1)白独山玉:以乳白色为主,带有灰色色调和粉红色调。略有透明感,有水白玉、干白玉、奶油白玉、乌白玉、芙蓉玉等品种。

  (2)绿独山玉:以绿、翠绿色为主。有绿玉、翠玉、青玉、天蓝玉等品种,颜色似翡翠,半透明至微透明。

  (3)紫独山玉:暗绿色质地上分布着淡紫色斑点,不透明。有紫玉、亮棕玉等品种。

  (4)黄独山玉:呈均匀的黄绿色或橄榄黄绿色,也称橙玉。

  (5)杂色独山玉: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独山玉。有墨玉、翠白玉、菜花玉、五花玉、间彩玉、斑玉、黑花玉等品种,这类独山玉最多,占独山玉的50%以上。

  上述五类中,以透明水白玉、芙蓉玉、绿玉价值较高。

  3、独山玉的工艺评价

  颜色、质地、块度是评价独山玉玉料优劣和分级的主要因素,色正、均一者为上品,色不正不均者则次之。颜色的优劣次序通常为纯绿、纯蓝、淡蓝绿、淡绿、蓝中透水白、绿白、干白、杂色。好的玉料,质地应细腻,致密坚硬,无白筋(白色细脉),无杂质,无裂纹。光泽越强越好,透明度越高越好,块度越大越好。

  独山玉属中档玉料。不同级别的玉料价格相差很大。独山玉摆件的价格随玉石品级、雕刻工艺、造型、产品大小等因素的不同而定,各类佩件、章坯等,依质地、颜色、大小及加工工艺等的不同,价格相差很大。

  4、独山玉的产地

  河南南阳至今仍是独山玉最重要的产地。近年在四川和新疆,均发现了与独山玉成分相似的新玉料,但组成矿物有所不同。四川所产者因产地而称"雅翠".新疆产的,也因产于哈密,而被誉为"哈密翡翠".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