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知识篇

  古玉器传到今天,一为传世玉,一为出土玉。汉唐以上大都为出土物,一般都是因殉葬而埋藏在地下的。明清以后的传世玉较多。

  鉴别古代玉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质地的鉴别,二是对制造年代的鉴别。为了进行真伪鉴别,我们要了解古玉器作伪的方法。

  传世玉器制作成本高,不易伪作获利,所以仿造少。有一种方法用一种药料放在罐子内烧造假玉。造出的假玉色雪白,行话称之雪白罐子玉,与真玉非常相似。

  出土的玉器,造仿法简易,所以伪器最多。现在古玩市场上,伪器泛滥。凡器物完整、黄土斑斑,有可能是伪制的。出土的玉必有土咬和锈斑等痕迹,作伪者造出这些痕迹以欺骗人。

  因为假玉不容易伪造,于是造伪的人把似玉类的石头做成各种器物,以冒充玉器。其中以江苏、山东产的石头为最多,如江苏句容县茆山产的石头,色白而有光泽,有水石冷白色,或有水路或有饭糁色。与真玉相似,质地坚,硬度大。山东莱州产的石头有白色、碧色两种,很是光润似玉。

  另外有把破碎的残片,品质低劣的玉器,改做或补整,做成完整的玉器出售。比如佛像的手残缺,就用相同玉补缺部分,再用白矾焊接起来。因此收藏者应该仔细观察非常小心。

  我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要找到一块好玉则需要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大约12000年以前,我国辽南原始居民就开始用蛇纹石打制砍砸器,7000多年前出现了磨制较精的彩石石凿,距今6000—4000年的新疆罗布淖尔先民已经采用和阗玉制无孔石斧。在此后4000年里,我们祖先的治玉活动从未间断过。

  我国和阗玉(和田)有青、碧、墨色、黄、白等色,其中以羊脂白玉最优。

  我国琢玉所用的旋转性工具,可能始于原始社会的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后来又逐渐发展为“水凳”。古代玉器工艺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清代晚期玉业接受了莨茹科植物图案与宝石镶嵌两个特点,并发展成“仿蕃作”。

  中国古人讲收藏玉爱玉还讲究养玉,所谓“养”的要点是:1、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用肉眼有出裂,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是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了。

  2、尽可能避免灰尘。日常玉器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作用化学除油污剂液。

  3、尽量避免与香水、化学剂液、肥皂和人体汗液接触。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很多人以为翡翠愈多接触人体,用汗液等温润会愈好,其实这是一大误解。翡翠本身已晶莹通透,无须再借助任何方法,也不可能有什么办法会使它更透亮。羊脂白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4、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曝晒,玉遇热膨胀,会影响玉质。尤其是芙蓉玉、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会发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5、佩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这样有助保养和维持原质。

  6、玉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尤其是水胆玛瑙、水晶之类的玉器。

  7、古玉怕冰。经常接触冰,土门受损,玉理黯然不能显出色沁。

  8、玉忌腥,和有腥味的物体接触,咸味、腥味都容易伤害玉质。

  9、有些人玩玉,喜欢用面油、发油等摩擦,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古玉油润。其实,这些油脂阻碍古玉透精光,变成一种“封闭”,而不能使之温润。因此把玩日久的玉,隔段时间就用热水洗,退油保养,使玉能真正温润。

  10、玉忌污秽。满手污秽会使古玉的土门闭塞。

  目前参加玉器拍卖会的人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初涉玉器收藏领域者。他们一般先前在工艺品商店、地摊上买玉,玩腻了就想升级转买旧玉。这部分人在拍卖会上出价单件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目光盯向挂件。因为价格总体不高,权当交学费,以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二、高收入的白领阶层。他们投资欲望,购买玉器既为装饰把玩,同时也为了保值增值。但是往往缺乏鉴定能力。他们较喜欢明清古旧,对那些玉色白润、图案内容吉祥的挂件尤感兴趣。他们对单件玉器的心理价位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其中也有一些财大气粗的爆发户,佩带昂贵的古玉可显示身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这部分买家一般喜欢做工、色泽均漂亮、浮华的旧玉,价格则不论。拍卖会上这部分人虽不多,但出手阔绰,往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专业收藏者。这些人经验老道,买玉注重年份,主要买春秋战国、汉代、唐宋古玉。对雕工、色泽要求较高,稍有瑕疵便弃之不买。其单件出价大到几万元左右。这部分人是现今玉器拍卖会的主力。

  玉器是我国传统的收藏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旧玉一是数量少,二是每块样式极少雷同,因此有较高的收藏与欣赏价值。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与鉴赏能力的提高,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收藏旧玉的队伍中。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