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的“上海铜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铜镜史源远流长,它那精湛的艺术,变幻的纹饰,丰富的铭文姹紫嫣红,成为我国青铜器中的一枝奇葩,享誉中外,流芳百世。自明代出现玻璃镜以后,逐渐衰落,至清代铜镜已寿终正寝,退出民间的照容功能。自后可能受收藏古镜风的影响,偶有极为少数的仿古镜出现。也有少量民间之作,工艺简陋,镜小轻薄,为翻砂模铸黄铜镜,纹饰以八卦纹、十二生肖等辟邪吉祥图纹。极少数的文人雅士请铜匠刻制无钮黄铜镜,上有古镜纹及吉祥诗,作赏玩或镇纸之用。它们均无照容功能。

 

  笔者有幸遇得一面上海铜镜子,形似清末民初时期流行的镶嵌玻璃执柄镜。镜体呈椭圆形,下连缩腰柄,通长22厘米,镜宽10厘米,厚0.5厘米,柄端圆润,正中有一孔,镜缘光平,是用红铜厚板切割磨制而成。沿缘处有一周錾刻密点纹,镜纹与铭文均系点錾而成,上部有英文二行,首行SHANGHAI(上海),下行CHINA(中国),镜正中偏上錾直行汉字“铜镜子”三字,下部錾斜菱方格地纹。左侧有一舞姿状美女,蓬发松鬈,五官可辨,细腰,胸部丰满,脚穿高跟靴,超短裙撒洒。右侧地上有一盆花。镜面包浆自然,部分生绿锈。

 

  该镜虽工艺一般,但风格独特,反映出时代气息和区域特征:如形制为仿当时流行的木嵌玻璃镜;“铜镜子”三字有明显的上海方言口语特征;英文铭文反映当初上海受英语的影响,西洋文化传入中国;镜纹上的美女打扮,反映上海崇尚时髦的西洋风格和开放的一面等。它虽无照容功能,但从中也能映照出铜镜范畴民国初期上海文化社会状况的一个侧面。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