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古代的玉器收藏

中国古代的玉器收藏

    在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等各类中国古代文物中,玉器的收藏历史最为悠远、最为持久,几乎是伴随着玉器的产生而出现,并持续了玉器发展的全过程,直至今日。 严格意义上的…[全文]

玉器 2018-03-12 09:18:22

大明崇祯玖年潞国制铜鼎

大明崇祯玖年潞国制铜鼎

    通高21cm,宽15.7cm,重2.28kg 此鼎为圆形,短颈,鼓腹,双立耳,四扁形兽足。器身饰花纹,以回纹、勾连纹为地,口沿下为一周对蝉纹,器腹主体纹饰为四组兽面纹…[全文]

铜鼎 2018-03-09 09:41:43

入已鼎

入已鼎

    通高36.8、口径28.5厘米。重3100克。敛口,斜沿方唇,两耳内倾,深腹,腹中部外鼓,圜底,三柱足,中部稍细。腹部饰扉棱六条,其间纹饰分上、下两层,上层饰由四夔两两相对…[全文]

入已鼎 2018-03-09 09:40:52

爰方鼎

爰方鼎

    通高22.5、口长17、宽13.1厘米。重 3100克。长方形,折沿,方唇,两耳立于口部短边上。腹向下内收,口大底小,底近平略下鼓。四柱足较高。两耳外壁均饰阴线对夔纹,夔头…[全文]

爰方鼎 2018-03-09 09:40:12

商代后期的妇好方鼎

商代后期的妇好方鼎

    妇好方鼎,商代后期,安阳殷墟出土。·长方形口,直耳,平底,扁长钩实心足。鼎身四边及腹部正中均有扉棱,腹饰虎面纹,两侧各饰夔龙纹,足的两面均饰夔龙纹,两耳外侧饰对称的夔龙纹。…[全文]

妇好方鼎 2018-03-09 09:20:41

蟠虺纹豆

蟠虺纹豆

    高42.2cm,口径35cm,重12.16kg 豆大腹,双附耳,圈足。有盖,上有透空握,握饰雷纹,盖、腹饰蟠虺纹。 青铜豆出现于商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全文]

蟠虺纹豆 2018-03-09 09:20:03

春秋中晚期的龙耳簋

春秋中晚期的龙耳簋

    高33.9cm,宽43cm,口径23.1cm,重11.45kg 簋侈口束颈,双龙耳,矮体宽腹,圈足下连与座。盖捉手作莲瓣状,中央饰蟠虺纹;盖边、腹、座饰云带纹并间以重…[全文]

龙耳簋 2018-03-09 09:13:05

仲柟父簋

仲柟父簋

    通高25.5cm,宽38.8cm,重7.66kg 此簋圆鼓腹,二兽耳,弇口,圈足下有三兽首足。器有盖,盖顶为圆形捉手。盖面与器腹均饰平行瓦棱纹,盖沿及器颈各饰窃曲纹带…[全文]

仲柟父簋 2018-03-09 09:11:32

西盟型蛙饰铜鼓

西盟型蛙饰铜鼓

    通高48.1cm,面径64.3cm,足径52.4cm 此鼓形体高瘦,鼓面宽大,边沿向外伸出,鼓身轻薄,为上大下小的筒形,胸、腰、足无分界标志。有扁耳二对,耳格成叉形,…[全文]

铜鼓 2018-03-09 09:06:14

蛙钮螭纹铜阳燧

蛙钮螭纹铜阳燧

    直径4.4cm,重0.03kg 阳隧镜,凹面,凸背,蛙形钮,环钮饰四双身蟠螭。阳隧素缘。[全文]

铜阳燧 2018-03-09 09:05:29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