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大的魅力,是它汪洋恣肆的线条挥洒,和收放自如的造型,还有富于节奏弹性的动作。在其中:“动作”是一个根本意义上的切入点。 上古时代,契刻为文字记录之原始。龟板兽骨的特…[全文]
爱交友、好远游,生性耿直,心直口快,有人怀疑何绍基是射手座。 作为一个骨子里的文人,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何绍基仕途上的悲催人生,一生两度为官,两次失败。或许是官场失意,…[全文]
对待新出土的文献资料究竟取什么态度,是检验一个平庸的凡夫俗子和一个大师根本差别的试金石。 对于出土竹木简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而进行认识的。…[全文]
何绍基 种竹日记 27.5×22.4cm 清道光二十七、二十八年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一生临池之功至老不废,每临一通,意必有所专属,或取其神、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全文]
名称:隋白釉象首龙柄壶 类别:瓷器 年代:隋代 文物原属:原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陪葬品 文物现状:1959年于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现藏于河南省郑州…[全文]
名称:青釉莲花纹烛台 类别:瓷器 陶瓷 品种:青瓷 年代:南朝 规格:高17厘米 简介:青釉莲花纹烛台胎灰白,施青釉开片。它的造型别致新颖,是…[全文]
名称:青釉莲瓣纹十系罐 类别:瓷器 陶瓷 品种:青瓷 年代:南朝 规格:高29.3厘米,口径20.3厘米,腹径28.8厘米,底径14.6厘米 …[全文]
名称:青釉刻花六系罐 类别:陶瓷 年代:北齐 规格:高28厘米,口径18厘米。 简介:青釉刻花六系罐肩附六系(两横系四竖系),系之间以圆规刻划圆圈、…[全文]
名称:白釉绿彩长颈瓶 类别:瓷器 白瓷 年代:北齐 规格:高22.5厘米,口径7厘米 简介:白釉绿彩长颈瓶敞口长颈,鼓腹圈足,庄重饱满又透出一股挺拨…[全文]
名称:青釉牛形灯盏 类别:瓷器 年代:东晋 规格:高13.4厘米,底径17.5厘米 简介:青釉牛形灯盏的胎色灰白,施青釉。有细小纹片。底为浅腹盘,盛…[全文]
名称:德清窑黑釉四系壶 类别:瓷器 年代:东晋 规格:高24.9,口径11.4cm 简介:德清窑的兴起,标志着黑瓷烧造技术的成熟。浙江德清地区烧造黑…[全文]
名称:青釉鸽形杯 类别:瓷器 青瓷 年代:东晋 规格:高6.2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5.4厘米 简介:青釉鸽形杯为东晋时的瓷器…[全文]
名称:青釉羊头壶 类别:瓷器 青瓷 年代:东晋 规格:高23.8cm,口径10.8cm,底径10.8cm 简介:青釉羊头壶以羊头作流,是东晋瓷器造型…[全文]
名称:青釉堆塑贴花谷仓 类别:陶瓷 瓷器 品种:青瓷 年代:西晋 规格:通高50、口径13.4、底径14.3厘米 简介:青釉堆塑贴花谷仓的器呈…[全文]
名称:青釉印花双系卣 类别:瓷器 年代:西晋 规格:高23.7厘米 简介:青釉印花双系卣为直口,扁圆腹,圈足。肩部印有菱形纹、圆圈纹等,并堆贴兽首衔…[全文]
名称:东吴青瓷虎子 类别:瓷器 年代:东吴 规格:长22.9厘米,高18厘米。 简介:青瓷虎子是六朝时期墓中的随葬品之一,东吴、西晋时的虎子外表浮雕…[全文]
这是笔者多年前在鄂西北民间搜集到的一对“麒麟送子”镏金青铜器。一对活泼可爱的童男童女分别骑在麒麟背上,头有双角的麒麟兴奋地张开大嘴欢叫,栩栩如生。两件青铜器分别高、长各18…[全文]
铜墨盒的制作,全部手工打磨,颇费时间。做个好的铜墨盒,往往要几个月以上,甚至一年方能完工。铜墨盒往往是用紫铜做底和内胆,盒身、盒盖在清代主要是黄铜,民国时多为白铜,还有白铜…[全文]
笔者藏有一方寅生刻扇形铜墨盒。 寅生即陈寅生,字麟炳。1862年在京城琉璃厂,开设“万礼斋”,后改“松竹斋”,是“荣宝斋”的前身,他首创在铜墨盒上刻字画,铜刻艺术水平…[全文]
五代十国只有短短53年,遗留至今的铜镜数量不多,品种稀少,在中国铜镜史上是一个几乎被忽视的阶段,但它在构建中国古代铜镜史上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链环。由于五代铜镜恰处唐代铜镜铸…[全文]
笔者到旧城改造的拆迁工地收集藏品,在一位老爷爷的家中,发现了一件清代铜双鱼挂饰。 此挂饰,用青铜制成,呈不规则的长圆形,高7.6厘米,宽11.8厘米,厚0.3 0.5…[全文]
数年前,我听说一位藏友处有一具30厘米长、带8个铭文的青铜大戈欲转让,便兴冲冲赶去。这位藏友告诉我,此戈出于山东南部,他多年前得到它时,戈身上颇多铁锈(估计在地下受到铁锈污…[全文]
笔者收藏着一件铜花瓣形敞口双狮耳四足香炉(见图)。它是从笔者曾高祖的手中留传下来的,至今已有五代,共经历了二百年左右。 香炉,是古代用来焚香敬神的必备工具,是从鼎演变…[全文]
今呈一柄战国青铜剑(见图),尺径为47×5.2厘米,通体青铜制作,圆柄,剑格向外凸出,两面镶嵌绿松石雕琢花饰点缀,可谓画龙点睛;剑身脊槽相间,两侧出刃,刃作两度弧曲状,顶端…[全文]
宝鸡古称陈仓,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端,守八百里秦川之尾,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西连通甘、青,南接巴蜀的战略要冲和交通枢纽。这里地势平缓,土质肥沃,气候宜人,自古就是人类繁衍生息…[全文]
闽北邵武历史悠久,为中原入闽要道,素有“闽北重镇”、“兵家必争之地”称誉。近几十年来,因修建国道和基本建设,抢救性发掘古墓葬,出土了一批汉唐及宋代铜镜。从出土的实物来看,汉…[全文]
这件西周堇临簋,器圆形,侈口,大腹,双耳,圈足。双耳上饰兽头,耳身饰鸟头,长珥上雕鸟尾及足,腹前后各饰一大兽面纹,口及圈足各有一带漩涡纹,间以变体夔龙纹,中间有一凸雕兽面纹…[全文]
汉四神兽规矩铜镜,是1980年3月在郴州奎马岭二号汉墓出土器物。镜为圆形,直径15.8厘米,沿厚0.4厘米。镜面略有弧度,素面磨光,虽铜锈斑斑,仍可映照。镜背满面纹饰,制作…[全文]
尊与彝一样,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后来专指青铜器群中礼器中的酒器。早期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后来逐渐发生变化。宝鸡地区出土的各种酒尊门类齐全,从侈口、…[全文]
这件人面铜钺1966年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大墓,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同出的人面钺共有两件,这是其中铸有铭文的一件,钺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钺…[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