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人对潞王琴的研究与考辨

    今人对潞王琴研究与考辨者,笔者所见有三人:沈兴顺、郭茂基与梁基永。 沈兴顺藏有两张潞王琴,并在自著《弦外杂录》一书中推论:“潞藩造琴始于崇祯癸酉(崇祯六年,1633年),年制约三四十,迨甲申岁(崇祯十七年,1644年)。”沈氏还提出…[全文]

2015-02-06 13:00:43

独特绚丽的中国紫色琉璃

    造型极简,风格朴拙的生肖冥器,汉之前墓葬中是鲜有出土的。直至汉代才开始流行用生肖冥器做陪葬的风俗,到宋代渐失。汉代出土常见的动物小雕像,其材质种类不乏玉、骨、水晶、玛瑙和炭精等,琉璃材质是少有的。 兵马俑出土时,身上的彩绘出现了紫色…[全文]

2015-02-06 13:00:04

明式海南黄花梨方桌五件套欣赏

明式海南黄花梨方桌五件套欣赏

    方桌,俗称八仙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是,我们常见的方桌,材质往往以红木、荔枝木、菠萝蜜木等居多,而以黄花梨为原料的,在国内还是较为少见的。据资料显示,在家具用材中…[全文]

2015-02-06 12:56:55

民间手艺锔器独具缺陷美

    张湜,济南人,近十余年来致力于锔器的收藏研究,现藏有瓷、灰陶、紫砂、竹、木、石、玉、琉璃、玻璃等各类材质的锔器500余件。 锔器之美是一种缺陷美 “锔盆锔碗儿,锔大缸 ”曾几何时,锔匠老人那韵味醇厚的吆喝声,久久回响在街巷里…[全文]

2015-02-05 09:01:03

龙票:方寸之间展现神龙形象

龙票:方寸之间展现神龙形象

    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 能上天、能入海的龙,作为神圣而又略带神秘的图腾象征,已经伴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远播海外。龙年将…[全文]

2015-02-05 08:59:43

茶具的最早使用之说

    茶具的最早使用之说 提到茶和品茶,人们便自然想到各类茶具,对现代人来说,常见的茶具则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全文]

2015-02-05 08:58:02

百年传承风雨路氏皮影戏

    说起京城皮影戏,上了年纪的老北京几乎都知道。而从事皮影戏表演的德顺班是百年老子号,在北京甚至是全国皮影戏行里都是响当当的。现在德顺班的班主姓路,又叫路家班。 今年60多岁的路海是路景平的次子,现为路氏皮影第六代传人。他从6岁就开始向…[全文]

2015-02-05 08:55:24

核雕刘海灵珠戏金蟾欣赏(二)

    图1 核雕正面 高密核雕刘海戏金蟾(图1),匠人充分利用桃核的自然麻纹来使用宽刀、尖刀等雕刻出这一故事。刘海形象憨厚可爱,披发于脑后,双眼微睁,鼻高隆,嘴角上翘,笑对世间;身穿宽袖长袍,半袒前胸,左腿上抬,更显俏皮之态,左手持方孔圆…[全文]

2015-02-05 08:54:03

核雕刘海灵珠戏金蟾欣赏(一)

    山东潍坊地区,手工艺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国之瑰宝,如嵌银、仿古铜、泥塑、年画、风筝以及核雕等。核雕工艺在潍坊地区渊源流传。早在清朝末年,潍坊就出了一位雕刻名人,他就是诸城县的著名核雕艺人张大眼。他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在京城宫廷里刻朝珠、捻珠、…[全文]

2015-02-05 08:52:11

贝宁铜雕:非洲古王国艺术瑰宝(二)

    贝宁雕塑是古代贝宁人用一种名为“失蜡法”的技术制作出来的。“失蜡法”铸造工艺最早出现于五千年前左右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但是并没有流传下来。在贝宁王国兴盛之前的十到十四世纪之间,伊费文化曾主宰着尼日利亚的历史,代表着当时尼日利亚东芝铸造的最高…[全文]

2015-02-05 08:50:54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