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
2015-01-30 13:28:08 来源:扬州日报 已浏览次
中国的竹刻艺术有多种流派,比如嘉定派、金陵派等,各流派风格不同,各有其妙。扬州的竹刻同样有自己的特点。竹刻中,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刮刻作画,如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还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刻字,字体小而微,讲求字体的书法韵味,扬州的竹刻艺人最擅长的是刻字。郑小西,就是扬州优秀竹刻艺人中的佼佼者。

中国的竹刻艺术有多种流派,比如嘉定派、金陵派等,各流派风格不同,各有其妙。扬州的竹刻同样有自己的特点。竹刻中,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刮刻作画,如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还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刻字,字体小而微,讲求字体的书法韵味,扬州的竹刻艺人最擅长的是刻字。郑小西,就是扬州优秀竹刻艺人中的佼佼者。
郑小西(1899—1950),字绍琴,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人。其父郑逸琴,名桐,亦工书画、浅刻,善画“断简残篇”,尤以线刻竹扇牙牌传于世。《新修江都县续志卷六·实业考六》中有“郑桐雕刻扇骨”的获奖记载,其存世作品极少。扬州博物馆收藏的“植之刻”黄杨木人物鼻烟壶书画浅刻者即为郑逸琴。象牙勺柄上浅刻的书法,字迹细如蝇足,笔力挺劲,需借助放大镜方可辨认清楚,而浅刻仕女简洁飘逸、神态逼真。
郑小西自幼聪颖,深得家传,17岁时始研金石书画,所习无不专精。为奠定金石书画基础,郑小西对钟鼎、石鼓、北魏《张猛龙碑》及孙过庭《书谱》均临摹多年,有相当造诣。其浅刻,字宗王羲之《圣教序》,运刀如笔,神韵挺朴。1949年为江都县委书记金求真镌一方牙章,印为朱文大篆。牙章方约2厘米,长约6厘米,微雕的一面是《赤壁赋》全文,另一面是赤壁夜游图,淡远自然,意境含蓄,极具神韵。
郑小西金石篆刻镌钟鼎朱文,创舞刀法,神韵苍古。治汉印白文,用冲、摇结合的刀法,朴素淳厚。汉印朱文每多用切刀,笔力整劲。镌小篆,宗浙派,新颖俊逸。到了晚年,金石更为精进,曾镌“辛厚”玉石章一方,即是用舞刀法篆钟鼎文,笔意雄浑,章法古朴,有吴昌硕风格。附印存6方。其青年时代作品有《水天一色》、《石桥西畔是儿家》,中年时代作品有《郑小西》、《郑绍琴》、《存心堂》等。
扬州市博物馆今藏有一牙件微雕,画面为赵子昂的《仙山鸾阁图》。作品山水幽静,殿宇轩昂,树林苍郁,人物神态逼真,工整细腻,淡远自然,意境深邃。远处一角衬以数间小舍,颇有诗情画意,高大宫殿廊庑有宋元界画风格。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