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风雨路氏皮影戏
2015-02-05 08:55:24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说起京城皮影戏,上了年纪的老北京几乎都知道。而从事皮影戏表演的德顺班是百年老子号,在北京甚至是全国皮影戏行里都是响当当的。现在德顺班的班主姓路,又叫路家班。
今年60多岁的路海是路景平的次子,现为路氏皮影第六代传人。他从6岁就开始向父辈们学艺,14岁时加入北京皮影剧团,从大小罗开始正式学艺。由于练功刻苦,很快掌握了打击乐的演奏技巧。不久,就当了打鼓佬儿,坐上了龙口。路海说,皮影戏演员需要多面手,不但要学习耍影人,表演不同的角色,还要学习三弦、杨琴、堂鼓、小锣等乐器,此外还要学会制作皮影,他也一直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路海从事皮影艺术50余年,样样拿手,样样精通。特别是在设计、雕刻皮应人方面,独有建树。他设计的皮影,端庄大气,他雕刻的影人,花样虚实相衬,刀口细致,却分明剔透;走线流畅,舒展自然;可见他技巧已十分纯熟,深得路氏皮影雕刻绝活“一刀绝”的精髓。他为影人着色色彩艳丽,典雅高贵又润泽生动。在保留皮影造型典雅艳丽的特色外,又有发展创新。
路家传承的皮影制作技艺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特别是在制图与雕刻技法上讲求细腻、精致,人物造型华美自然,表情刻画流畅生动,即符合投影规律,又富有美学特点,堪称皮影艺术的珍品。
路海说,路家班的皮影表演讲究“稳、准、狠、柔”和“字、味、气、劲”,这就是路家班皮影的“内家功”和“外家功”,也是皮影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看似一张张小小的皮影,其实工序却并不简单。首先选用上等兽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主要包括七道工序。一是选料,一般选用六岁左右的黄牛或驴。二是选择上好的兽皮,把兽皮泡制、刮削、打磨成半透明皮革。然后在兽皮上绘制雕刻成各种人物、道具、山水鸟兽等形象。在兽皮上上彩、脱水后,将兽皮压平后烫干或烘干,让色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兽皮。最后缝缀,一个完整的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臂、双肘、双手、双腿,共计七个部分。
路海拿起上的一张桌皮影作品,边展示边指着说,要在各个活动关节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骨眼,这一步非常关键。一切全部完成之后还要装置三根竹棍做操作杆,一根在胸部,两根在双手处,这样皮影就能在艺人的操纵下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生动的形态。
做为第六代传人的路海正秉承祖业,矢志不渝,为发扬皮影事业而不断奔波着。虽然己到花甲之年,但立志要把百年传统文化路家班皮影戏不遗余力继续传承下去。可是,当下创作皮影无法养家糊口,就连老路家的小一辈人都不愿意干了。眼看着传承了300多年的路氏皮影就要在自己的手中断代,路海心急如焚。路海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历史,了解皮影艺术,让皮影戏这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生生不息的永远流传下去。
【知识拓展】
皮影戏:皮影戏发源于西汉,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艺人们在幕布后边操纵人物,边用当地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