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金银币评析(二)

      摄取精彩细节

      细节无处不在,却又非常重要。在塑造人物形象中,选取精彩的细节,体现了艺术家的智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浒传》(第3组)中的1盎司彩银币“李逵探母”,在选材上堪称独具慧眼。李逵是一个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的角色,手持两把板斧,杀人不留步,常常“照排砍去”,人称“黑旋风”。虽然原著中表现李逵性格的典型情节较多,很引人注目,但银币图案却选中“背母”这一细节,从另一个角度生动地表现了李逵的可爱。李逵为了把双目失明的老母接回梁山奉养,冒着被官府追捕的危险,背着她奔走于乱山深处;他一面急忙赶路,一面又回过头来,与背上的老娘说着话儿。这一平凡而真实的细节,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李逵的人性之美,也为即将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情节埋下伏笔。

      巧妙运用各种手法展现人物性格

      刻画人物性格是使典型人物生动、鲜活的重要艺术技巧。在“四大名著”金银币中,衬托、对比、夸张,以及利用矛盾冲突等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西游记》(第1组)金银币中,1盎司彩色银币“龙宫借宝”,在对比的运用上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此图写孙悟空在试用了龙宫的几件兵器之后,由龙王亲自带领去见识那根二丈多长,一万三千五百斤重的“如意金篐棒”。画面上,上不见顶,下不见底的“定海之宝”,与小巧机灵的孙悟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由“金篐棒”的神奇,突出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和大无畏精神;而孙悟空与龙王的形象,设计者也有意识地制造对立的因素:前者脸色明亮,洋溢着好奇和志在必得的神情;后者脸色灰暗,既有讥讽之意,又带惊恐之状。通过二者的对照和比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使作品更加意趣横生,引人入胜。

      在《水浒传》(第2组)金银币中,5盎司长方形彩色银币“公孙胜斗法破高廉”,将双方置于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艺术地再现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公孙胜与高廉本是同道中人,若论本领,旗鼓相当,胜负难分。然而只是一念之差,两人走了相反的人生轨迹。前者匡扶正义,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后者倚仗他人权势,恣行邪恶。画面上,穿着红色太极八卦图道袍的公孙胜,身材魁伟,大义凛然,左手扬起正义之剑,右手伸出威武之指;而身穿紫色袍服的高廉被逼至一角,穷途末路,惊惶失措。升腾而起的冲天烈火,令高廉妖术中那些怪兽毒虫纷纷坠地,原形毕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酿造意境之美

      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由此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的构成:一是象内之象,即直观物象的描绘;二是象外之象,即渗透于物象背后的情思;三是意外之味,即作品的无穷意蕴和深层价值。

      在“四大名著”金银币中,设计者往往根据主题、情节和环境等因素,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绘画长于写意的特点,采用散点透视、蓄势留白、诗情画意等表现手法,融会贯通、巧妙构思、超越时空、启发想象,酿造出各具意境的审美趣味。

      意境的雄阔壮观之美

      在《三国演义》(第3组)金银币中,5盎司和1/2盎司金币“赤壁之战”,将这场恢宏壮观、以少胜多的“智慧之战”浓缩于方寸。孙刘联盟以3万人马与曹操80万大军抗衡,三方的计谋策略、心理战争和军事行动错综复杂,连环计、苦肉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设计者极尽删繁就简之能事,将画面集中于“火攻”二字,且总共只刻画了3人,其中黄盖立于船头,作佯降状,舱中一卒手持火把,另一卒弯弓射箭;对面的曹军,只画两面旗帜和一排连环战船,更不见人影。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以几条巨大的平行曲线和若干火焰纹,盘旋于曹营上空,表现火烈风猛、烟火冲天的情景,并使幕后的诸葛亮、周瑜等智者,展现于人们的联想之中,可谓“画有尽而意无穷”。

      意境的清新自然之美

      《红楼梦》(第1组)金银币中的5盎司扇形彩色银币“宝黛读书”,描绘贾宝玉与林黛玉在一起偷读禁书《西厢记》、《牡丹亭》时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两人志同道合的真挚爱情和对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画面上,宝玉身着的红袍与黛玉的一身素雅形成鲜明的对比,令形象主体更加光彩夺目;而大观园中玲珑剔透的湖石与亭亭玉立的荷花布局均衡、左右呼应,既烘托环境的幽雅怡人,又寓意爱情的纯洁无瑕。事实上,原著中的这一情节,发生于桃红柳绿的春天,而设计者将其改为新荷吐芳的夏日,是一种开拓和创新,并没有违背原著的基本精神。整个画面情与景合、意与境融,洋溢着芙蓉出水般的诗情画意,令人浮想联翩。

      意境的险峻雄奇之美

      《西游记》金银币的共同正面图案是一幅“西天取经图”,设计新颖、布局巧妙、线条简洁、意境深远。画面以一座横跨于高山峭壁之间的天桥为中心,描绘唐僧师徒过桥的情景。只见孙悟空一手牵马,一足金鸡独立,左手遮光探路,唐僧端坐于马背,八戒和沙僧挑着担紧随其后。目光穿过桥洞,远处的山、云、树,显得十分渺小。画面上方那片虚化的背景,虚实相映,境生象外。在观赏者心境中,画外的险山恶水、妖魔鬼怪,就会神奇地出现,甚至连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也仿佛会在耳边悠悠回响。

      意境的和谐恬淡之美

      《西游记》(第3组)金银币中的1公斤彩色银币“取得真经”,描绘唐僧师徒行至西方佛地,在雷音寺大雄殿下拜见如来佛的情景。佛祖身着红袈裟,肩披绿围纱,慈眉善目,端坐中央,20余个佛界形象如众星捧月般围绕四周,姿态各异,神情祥和,呈现一派极乐世界的宁静、欢愉气氛。画面设色典雅,疏密有致,经过反喷砂处理的大面积祥云,虚无缥缈,与彩色主体图案形成强烈反差,凸现物象的质感和佛境的神圣。作为《西游记》的压轴之作,“取得真经”彩银币以绝对优势夺取“2005年最受群众喜爱的贵金属纪念币”的桂冠,自在情理之中。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金银纪念币中一个独具魅力的专题。“四大名著”金银币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博大精深的文学名著宝库,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广大收藏者有理由相信,在中国金银纪念币的百花园中,一定会盛开更多的名著奇葩,流光溢彩,誉满世界。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