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对潞王琴的研究与考辨
2015-02-06 13:00:43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今人对潞王琴研究与考辨者,笔者所见有三人:沈兴顺、郭茂基与梁基永。
沈兴顺藏有两张潞王琴,并在自著《弦外杂录》一书中推论:“潞藩造琴始于崇祯癸酉(崇祯六年,1633年),年制约三四十,迨甲申岁(崇祯十七年,1644年)。”沈氏还提出了鉴赏潞王琴的观点:“可归纳言之:1.腹款年序,排列有次。2.制以定式,尺寸如一。3.面弧圆拱,逾于常琴。4.八宝为灰,断纹隐现。5.灰厚腹狭,其韵铿锵。”
梁基永在《存世潞王琴及其鉴定刍议》一文中又提出一些细致的考察:1.岳山承露——潞王真品,其岳山承露,均为紫檀制成,纹理细腻。承露之两侧,随额头之线条而微弯曲。2.焦尾——真品之焦尾,镂雕卷草花纹,朴实简单。3.琴背——琴背一侧,则作两如意卷云纹。4.凤舌——方形。这些特色可参见梁氏提供给笔者的姜抗生收藏之“玖十玖号潞王琴”(图1-1)。
上述值得注意者是,沈兴顺将其所藏两张潞王琴并列比较后,发现“其(潞王琴)制成相距四载,式样尺寸面弧、木质音声均无少异,即池沼所在亦不爽分毫,可见源出同一祖本”,“真品岳露冠角制作精良,多属原配,伪物岳尾镂琢皆拙。”而郭茂基与沈兴顺的说法完全一致,他提出潞王琴都用相同的名字、题词,外形也格外相似,材质、音质都一样,100多张以上在12年内完成的潞王琴,大小相差不到1毫米。梁基永也提出潞王琴的形制、尺寸皆一致。然而,郭、梁二人皆未提出所据为何?另外,三人皆指出潞王琴的龙池内都有环刻“大明崇祯□□岁潞国制□□号(图1-3、2-3)”(楷书)。龙池上则刻有隶书“中和”二字。龙池(圆形)与凤沼(方形)之间有五言绝句一首:“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款识“敬一主人” (楷书),下刻“潞国世传”篆书方印(图1-2)。
由于笔者尚未亲睹沈兴顺、郭茂基与姜抗生三人所藏之潞王琴,故就亲自考察台湾书画及古琴家朱龙盦(1907——1975年)所收藏的潞王琴(图2-1)提供给读者参考。
根据《续高屏县志·卷十四〈潞王琴记〉》记载“其徽黄金也。轸以菜玉为之”,但朱龙盦(图3)所收藏的这张潞王琴琴身上所镶嵌者并非金徽玉轸,根据梁基永之说:“(潞王琴)金徽,原配为玉轸,原轸皆侧开孔,下开孔者即非原配”,参见图1-1、2-2之异同。
另外,龙池内之刀刻字体有些已无法辨识,目前可见者为“□□崇祯□戌岁□□制□□七号”,根据明代历史年表,这张潞王琴有可能是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所制。然而,潞王琴年制约三四十张,因此,这张琴的编号仍难以确定。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