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 高26.5厘米 山东省日照县出土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中国古代陶器中,有一个群体特别与众不同,…[全文]
人形贴塑彩陶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高33.4厘米 1974年青海省乐都县柳湾采集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众多远古文化遗存中,…[全文]
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舞蹈是以…[全文]
彩陶鲵鱼纹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 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远古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生活着…[全文]
鹳鱼石斧图彩陶瓮(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的绘画艺术就达到了很…[全文]
家居房屋设计中,走廊是连接各个房间的枢纽,为了使空荡荡的走廊过道没那么单调,不少家庭都会选择在走廊尽头或墙上挂上一些装饰画以增添些色彩,不仅美化了走廊的视觉效果,来来往往间…[全文]
清军入关后,为了贯彻“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清廷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儿和一条长长的大辫子。…[全文]
现在,随便在一个购物平台上搜索“沉香”,你会惊讶于那不下上百家的沉香兜售网点,若是再筛选“沉香手串”,那可就不止千可计量。所以对于这些琳琅满目的沉香店家和商品,对于刚涉猎网…[全文]
清代能工巧匠勤于创作,帝王尤笃好风雅,竹、木、牙、骨之类,金、银、晶、玉之属,皆在其搜罗之列。乾隆曾命工匠照样仿制出袖珍品放在身旁的小型宝盒中,方便随时把玩。这就是多宝格,…[全文]
诗人徐志摩的爱妻陆小曼(1903—1965),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画家,所作国画清逸雅致、诗意盎然。艺术大师刘海粟对陆小曼的评价是:“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全文]
惊堂木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因其一响之下满堂皆惊,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故而得名。除此之外,又有醒木、气拍,或界方、抚尺等称谓。比如在《平妖传》第十五回中,…[全文]
三彩这一名称,通常和唐代连在一起,称为“唐三彩”。它是一种施以彩釉的陶器,因其上经常有黄、绿、白等三种颜色的釉料,又多见于唐代而有其名。其实,三彩不仅见于唐代,在宋代、明代…[全文]
中国鼻烟壶小中见大,材质繁多,包括琉璃、陶瓷、金银、犀牛角、玉石、竹木、葫芦等;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包括雕漆、套料、彩绘、珐琅彩绘、雕刻、琢碾、内画等。 在20世纪…[全文]
这件《瑶池仙庆图》是元代画家张渥的代表作,其纸本设色,纵116.1厘米、横56.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体现道教文化精神的作品,张渥博通经学,多才多艺,屡考科…[全文]
5月25日,“山水清音——庄小雷、郭宝君、买鸿钧、刘旭中国画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本次展览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呈现了四位艺术家的百余幅作品,展现了近年来他们…[全文]
位于山西大同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三窟,被原比例、高精度复制到千里之外的青岛。文献记载,它开凿于北魏,是可容纳3000余人的大型塔庙窟,形制罕见,我们熟悉的那尊阿弥陀佛高…[全文]
埃德蒙-鲍徹登(Edmé Bouchardon)是一位法国雕塑家,也是画家和绘图员。于1698年5月29日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中,他的父亲和兄弟也都是雕塑家。他在1722年被…[全文]
7月4日,伦敦苏富比(微博)将拍卖一件19世纪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 Antonio Canova 的雕塑作品——‘和平女神半身像’(The Bust of Peace),…[全文]
黄花梨,古无此名,古书一般称它“花梨”,也叫“花榈”,后来才被称为“黄花梨”,以区别现在的“新花梨”。《本草纲目》有降香的记载,称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全文]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纹样跃然于碗底。”今天上午,由扬州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芙蓉出水——清代康雍外销青花瓷特展”在扬州博物馆现代艺术馆揭幕…[全文]
元代的玉文化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结合的产物,在继承原有玉文化的前提下,融入了清新的文化内涵,使元代玉器的表现形式和工艺特色都较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在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全文]
纱绣女袍、刺绣女龙袍、对襟女褂、刺绣高跟小脚鞋、刺绣船鞋、刺绣枕顶……真实的清朝女子服饰到底是什么模样?今日,“清朝闺秀服饰展”在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正式开展。30件清朝…[全文]
黄釉绞胎陶枕 唐 唐代生产黄瓷的窑口主要是安徽准南寿州窑、萧县白土窑,此外河北内邱窑、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也兼烧一些黄瓷。寿州…[全文]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两件香罐、两件花抓及一件香炉组成) 和法器等都属常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全文]
网络配图 成化朝的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宣德遗风仍存,但多数使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其特点是青花颜色清谈典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全文]
网络配图 邢窑白瓷在唐代与越窑产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此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胎质坚硬,釉色洁白莹透,通体素净,有 "美银类雪"的美誉…[全文]
在中国历朝的蟋蟀罐中,以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蟋蟀罐最负盛名。宣德皇帝喜欢斗蟋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故朝野之间玩虫之风日盛。为满足宫廷养斗蟋蟀的需要,宣德皇帝下…[全文]
福建德化县各地自宋至清代生产大量瓷器,现被人称为德化窑瓷器。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全文]
高24.5、口径5.5、足径5.3×8厘米。壶撇口,短颈,如意形双耳,扁腹,长方圈足,足内有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追求明代宣德青花的艺术效果。腹…[全文]
掐丝珐琅福寿康宁字圆盒,明晚期,通高10cm,口径16cm,足径11.4cm.清宫旧藏。 盒圆形,盖面微隆,圈足。盖面圆形开光,以白色珐琅釉并掐丝镀金勾云纹为地,上有…[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