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远古的玉料之旅

远古的玉料之旅

    图片为网络配图 制作玉器必须有玉料,在八千年前的兴隆洼,那是玉刚从石头里被发现的时候,磨制玉器的玉料必定是在当地得到的。四五千年前的各文化制作玉器是不是也一定是这样呢…[全文]

玉料 2018-05-16 13:25:59

玉:文明融合的见证

玉:文明融合的见证

    马家浜文化玉玦 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 文明的进程一定是有一种延续性的,不大可能在两三千年的时间里出现断层,像中原地区在1931年就已经由梁思永先生发现了仰韶文化、龙…[全文]

| 文明 2018-05-16 12:02:25

玉比君子——玉有五德,以比君子

玉比君子——玉有五德,以比君子

    清代苍龙教子玉带钩 文化开始发展后,一定会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系统化,而发展到高级阶段又一定会把复杂的东西再次简单化,这种简单是在系统化基础上的简单,极为洗炼但又直指…[全文]

| 君子 2018-05-16 11:59:46

玉的世俗器时期

玉的世俗器时期

    宋代 青白玉孔雀形钗 何谓世俗器呢?从“五胡乱华”开始,经过南北朝长达二百多年的民族大融合、思想大融合,东汉以来的世族政治和著于私门的学术传统已经被彻底打破。第二帝国…[全文]

世俗器 2018-05-16 11:58:45

玉的礼器时期

玉的礼器时期

    东汉 透雕“长乐”玉璧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皇帝里有两位“玉痴”,一位是北宋的道君皇帝赵佶,另一位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因为徽宗对古玉的喜爱,带动了一批饱学之臣研究古…[全文]

玉礼器 2018-05-16 11:57:18

浅析郑板桥《衙斋听竹》图

浅析郑板桥《衙斋听竹》图

    郑板桥 《衙斋听竹》 在郑板桥创作的诸多墨竹图中,有一幅表现他灾年为官、心系民瘼情怀的佳作。这个作品,其画面主要由四株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的修竹和一首情真意切、深沉隽永…[全文]

郑板桥 | 衙斋听竹 2018-05-16 10:33:25

古代山水画:风水与龙脉虚实相生

古代山水画:风水与龙脉虚实相生

    范宽《溪山行旅图》 现实生活里的风水,多涉建筑的经营位置,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人为主角。山水画中的风水涉及画面的空间布局,也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但貌似以人为配角。从…[全文]

古代 | 山水画 2018-05-16 10:32:07

鉴赏《万寿盛典图》长卷

鉴赏《万寿盛典图》长卷

    图片为网络配图 此卷长约50米,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武英殿所刻。所记为庆贺清圣祖康熙帝六十大寿的盛况。内有万寿盛典长图,所绘景致自西郊畅春园直至故宫神武门,举…[全文]

万寿盛典图 2018-05-16 10:30:08

欣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之村医图

欣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之村医图

    宋 李 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此图为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 图中树荫下,病人袒露着上身,双臂被老农和一个少年紧紧抓着,身…[全文]

村医图 2018-05-16 10:28:44

古代书画鉴定:浅谈材料和笔墨

古代书画鉴定:浅谈材料和笔墨

    唐寅 《立石丛卉图》立轴纸本水墨 纵52.6厘米 横2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材料与笔墨,是形式和形象的关系。材料是“死”的,笔墨是“活”的。前者易言传,后者难…[全文]

古代 | 书画 | 鉴定 2018-05-16 10:27:3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