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玉料之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为网络配图

 

  制作玉器必须有玉料,在八千年前的兴隆洼,那是玉刚从石头里被发现的时候,磨制玉器的玉料必定是在当地得到的。四五千年前的各文化制作玉器是不是也一定是这样呢?史前文化玉器“就近取材”曾经是主流的观点,这个观点至少用在红山文化的身上是贴切的,已知的红山玉器确实基本来自于它本身的核心所在地岫岩。但是,随着另外几个文化被发现的玉器越来越多,这个“就近取材”的判断正在越来越被修正。

 

  这里有这样一个逻辑:如果“就近取材”是唯一的方式,那么在这几个文化的区域内就一定要有大型的玉矿源,而且这些玉矿源一定现在依然存在。因为史前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山料开采,不可能把玉矿区的山料全部采绝,一定会留到现在还有,至少还有遗存。按照这个逻辑,这几个文化所在区域内依然有大型玉矿存在的,就是辽宁的岫岩和河南的南阳,有玉矿遗存的最明显的就是江苏的溧阳梅岭。可以推定,红山文化和部分的龙山文化、部分的良渚文化是“就近取材”的,其他文化的玉料一定存在着其他来源,这种来源就是文化间的交流甚至是原始的通商。

 

  最近十几年,通过对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玉器进行研究,学术界得到了如下一些新的认识。

 

  (1)龙山文化。

 

  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明确,归属于龙山文化的遗址不仅有黄河中、下游的,还包括了杭州湾地区,当时根据地区差别,划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三个区。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半岛,而河南、陕西、河北、辽东半岛、江苏等地区,也有类似遗址的发现,也就是说它向北离红山文化已经不远,向南和良渚文化已经接壤甚至有了重叠。龙山文化的所用玉料里,有一部分可以被认定为是来自岫岩的河磨玉。

 

  (2)良渚文化的玉料

 

  应该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就近取材,来自于太湖流域的一些闪石玉矿脉,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江苏溧阳的梅岭。另有一些良渚玉器,其更接近于岫岩的闪石玉。根据良渚与龙山接壤而龙山有岫岩玉料存在来推论,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岫岩的闪石玉料是从辽东半岛出发而到达山东半岛,再向西南进入山东腹地,折向南到江苏北部进入良渚文化分布区。

 

  (3)齐家文化玉器。

 

  从玉质来看,玉料也是来自邻近不同地区,玉器的形制也有北方红山、山东中原龙山,甚至南方良渚玉器的影子,那么它就肯定是一个大融合的产物。

 

  可见,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玉就是当时各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的成果,也是中华文明由融合而来的绝对证据。

 

  在这个融合的成果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绿松石。经过对史前出土的绿松石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北方先民比南方先民更喜爱绿松石。这就是个有趣的现象了,因为中国绿松石的主产区是在湖北,古称“荆州石”或“襄阳甸子”,北方是不产的。而史前文物里的绿松石居然北方远多于南方,这只能解释为它是源源不断从湖北向北方输入的。除了证明各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一种常态以外,它几乎还证明了,不同文化之间会因为对某种东西的需求而萌发最原始的商业。说到这里,我们又必须谈另一个问题了。因为一定会有读者发出疑问:不是说玉吗,提松石干嘛?我们说了,玉的本意是石之美者,在上古的时代,实际凡美石皆称玉,毕竟在无法开采山料的时候,人们肯定会使用所有容易捡到的符合“石之美者”标准的原料来使用,做出的东西就都称其为玉。

 

  已被发现的史前文化玉器总量应不少于20万件,其玉质按矿物岩石学的概念归纳有闪石玉、蛇纹石玉以及绿松石、玛瑙、玉髓、萤石、煤精、石英岩、大理石等,个别有孔雀石等,至于那些致密的玄武岩、硅质板岩等古人甚至也有视其为玉者。虽然史前古人使用玉材不像今天这样规范,但主要还是闪石玉、蛇纹石玉、玛瑙和绿松石最为突出。在和田玉还未大规模进入中原的时期,高等级闪石玉还只有岫岩河磨玉一家供应四方的文化,肯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的美石被大量采用就在情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期的出土玉器里,玛瑙和绿松石扮演着闪石玉“第一备胎”和“第二备胎”的角色。不过即使在那个时代,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玛瑙和松石是无法与真正的玉相比的。在一套玉饰品中,最核心的部分一定是由玉来担当,其他的玉管和小配件才会用另两种材料来充任。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被市场炒得火热的所谓老玛瑙、“战国红”基本都是管状的原因。到了和田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玉这个概念就跟我们现在的认识基本一致了,而玛瑙、松石等这些曾经的“玉”就退出了玉的行列而转移到“宝石”的舞台上去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