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礼器时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汉 透雕“长乐”玉璧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皇帝里有两位“玉痴”,一位是北宋的道君皇帝赵佶,另一位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因为徽宗对古玉的喜爱,带动了一批饱学之臣研究古玉和古物,从而兴盛了金石学,同时还催生了古玩的作假行当。乾隆皇帝喜爱收藏、研究古玉是非常著名的,在故宫档案里的乾隆藏玉名录中有大批的古玉被登记为“汉玉”。是的,在中国的玉文化里汉代确实是一个顶峰,不过准确地讲,我们应该称之为战、汉玉器,战国与两汉在玉文化里是不能够分家的,从用料到工艺、到风格、到用途,它们都一脉相承,这个顶峰的时期是玉的礼器时期。

 

  战国和两汉的玉器是考古发现里比较大宗的,这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西周开始,中国以礼立国,开始了所谓封建宗法制的时代。王国维先生在《观堂集林》里面,专门有一篇论文,就是讲商周的立嗣的内容。周人为什么能够战胜商人,能立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确立了嫡庶的问题,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首先确立了兄不传弟、父传子。其次在子里面,是嫡长子继承。从这里可以看出礼开始作为国家架构的重要的基础层。礼是什么?两点,一个叫尊卑有序,一个叫长幼有序。

 

  尊卑和长幼,一个为经、一个做纬,十字一样,基本结构就稳定成型。礼就是构成国家、社会的所有人遵守的秩序。就像一个古建筑一样,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了国家像一个整栋的建筑,所有人都是这个建筑的构件,构件有大有小,要按一种规矩来安排这些构件,让它们该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然后紧紧咬合住,那么整个建筑就异常牢固。那种安排构件的规矩就是“礼”,每个人在生活里就是一个构件,尊卑长幼,循礼而为,礼让它应该在哪儿待着,大家就都在哪儿待着,然后进行榫卯衔接。实际上中国古代建筑全部采用榫卯结构从而极为坚固就是这个思想的具体物化。孔子说:“器以藏礼”。玉作为藏礼之器变换了历史角色,六器与六瑞登上历史舞台,是以数量大增。

 

  2、从张骞通西域,卫、霍驱匈奴开始,和田玉料源源不断地供应长安,使汉代玉器制作从不缺乏高等级材料。加之两汉实行厚葬,特别是诸侯之葬,从国家制度上用玉规格就极高、极多。所以出土的玉器自然就很多。因为这两点,战、汉之玉既多且好,生动地向两千年后的我们讲述着“礼”的内涵,展示着玉的礼器时代。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