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纱绣女袍、刺绣女龙袍、对襟女褂、刺绣高跟小脚鞋、刺绣船鞋、刺绣枕顶……真实的清朝女子服饰到底是什么模样?今日,“清朝闺秀服饰展”在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正式开展。30件清朝上流社会,尤其是贵族、官宦家眷中的女性穿用服饰集体亮相,向观众展现了清朝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红色锻地刺绣披肩领女龙袍(清代)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满、汉民族融汇互补、丰繁...
在外辗转二十余年后,昨日,铸造于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的“天施大炉”回到了昆明。这件300多年前铸造的文物,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亮相云南省博物馆。 “天施大炉”小档案 ●高度(从足至鼎耳)约119厘米 ●鼎腹直径约61厘米 ●鼎腹深度约64厘米 ●鼎腹围约230厘米 ●约重178公斤 ●出土处:昆明市武成路 “天施大炉”安家省博物馆...
5月3日,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王举人村的村民打来电话称,他们在村子修路时挖出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大家觉得这东西有些来历。最终,经考古人员鉴定,这是一块记录了当地村村民出资修建龙王庙的清代碑文。 据村民王先生介绍,他们村里正在修路,石碑是在挖路基时从土底下刨出来的。石碑上刻满了文字,村民用水把石碑进行了清洗,石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大家众说纷纭,也猜不透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随后记...
网络配图 近日,广东省佛山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入室盗窃案,抓获王某等13名嫌疑人,现场查获各类古董字画瓷器100多件,这其中有一幅光绪甲辰年间的字画和一件瓷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今年2月,佛山警方在巡查中发现,以王姓男子为首的团伙,经常在凌晨一点到五点之间驾车到佛山禅城多个老旧房屋外游荡。 经过警方审查了解到,这个团伙专门在城郊的老屋、无人屋盗窃文玩字画和旧桌椅,得手...
近日,临淄热心市民曹元忠先生将珍藏多年的清代墓志铭碑无偿捐赠给齐文化博物院,用以支持博物馆新馆建设。 据了解,11月1日下午,齐文化博物院工作人员接到曹元忠先生的来电,要向我院捐赠文物,此物收藏在老家曹家庄,由父母亲保管。 博物院方面接到闻讯后立即派文物研究等相关专家赶至曹元忠先生家中,在院子里细细查看,认定是墓志,年代为清代,材质为青石,尺寸一块长53厘米、宽42厘米,厚约1...
关员查获清代献庭山水立轴(丙寅)1件 张嘉文/摄 天津海关所属新港海关日前在一名中国籍女性旅客出境至美国的海运分运行李内查获清代文物字画两幅。 据了解,海关关员在为该旅客办理申报手续时,在其行李内发现古旧字画5幅,经文物专家联合鉴定,确认上述物品中共有禁止出境文物两件,分别为:清代献庭山水立轴(丙寅)1件、清代李钢金笺花鸟扇面1件。2016年以来,新港海关旅检现场共查获各类走私文物108件。 ...
11月6日,记者从文山州外宣办了解到,11月5日19时许,文山城区小西门城楼部分屋顶坍塌,导致部分横梁折裂。险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险情发生后,文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化街道和公安、住建、安监、文广体旅、消防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 目前,电力部门已对该区域拉闸断电,防止城楼坍塌引起电线起火;公安部门已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值守;住建部门已对城门进行临...
陈家山墓地发掘现场获悉,此次考古首次应用了“考古工地数字化平台系统”,并直击考古人员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为3000年前西周最早的马坑拍“全息照片”的过程。 有“传染病者”实施隔离 青铜器出土后,应该如何保护?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所有青铜器出土后,首先要“看一次病”,再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青铜器在地下埋了许多年,出土后会形成铜锈。这些珍贵文物出土后,...
一扇近百年历史的木门,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寨子的历史。 寨门外用钢构框架加固,防止因碰撞损坏墙基。 古寨的门楼上,雕刻着飞龙、石兽 核心提示|中原区的北岗村、柿园村相继拆迁改造,与其毗邻的保吉寨村,也要马上吹响拆迁号角?村头150年的古围墙,亦将寿终正寝?和其他村不同,保吉寨村的拆迁与否,牵动着不少村外人的心。该村的古围墙,修筑于清咸丰年间,距今100多年,被郑州市文管部门列入不可移动...
听说附近村里一户小院门前镇着一对非常漂亮的石狮子,3个小偷动了贼心。 趁着小院主人不在家,3个小偷在大白天里用千斤顶撬走了每只重约300公斤的石狮子。 最后,警方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在案发后的第二天,将犯罪嫌疑人胡某抓获。随后两天,另外两名嫌疑人也相继落网。 经沈阳市文物部门鉴定,这对石狮子是来自民间的清代文物。 自家小院门前一对清代石狮被盗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公安局沈北新区分局获悉,今年...
日前,英德市东华镇双寨村徐屋组村民向记者报料,称该村新发现三件清代文物,邀请记者一看究竟。5月5日下午,在该村民家中了解到,这三件文物原放在村中祠堂,祠堂最近拆旧建新,该文物终于重见天日。 记者看到,这三件文物分别是牌匾、铜锣和宝剑。牌匾用梓木板、牛角丁制成,村民用皮尺量了一下,长约134厘米、宽50厘米、厚4厘米,版面斑驳,字体全部阴刻,清晰可见。抬头为楷体竖写:“钦定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提督广...
日前,英德市东华镇双寨村徐屋村小组村民给记者报料,称该村新发现三件清代文物,邀请记者一看究竟。12日下午,记者前往该村民家中看到,这三件文物是:一块牌匾,一对铜锣,一把宝剑。据村民说这三件文物原放在村中祠堂,祠堂最近拆旧建新,这三件文物重见天日。 在村民家里,记者看到,牌匾用梓木板、牛角丁制成,村民用皮尺量了一下,长约134厘米、宽50厘米、厚4厘米,版面斑驳,字体全部阴刻,清晰可见。抬头为楷体...
有着至少上百年历史的古厝础石不见了!这可急坏了同安祥平阳翟社区东亭里的村民,要知道,这可是村里的宝贝,是清代留下来的文物呢! 近日,祥平派出所民警通过细心侦查,帮村民们寻回了这两个“宝贝”,昨日,村民们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说起这两块础石可是大有来历,东亭里的老人们大多都能信手拈来:从清代就传下来了,压在祖厝两根大柱子下方,是村里的风水之物。 最先发现础石丢了的是村里老人协会...
“要不是民警及时破案,俺们还不知道这是文物呢。”4月13日下午,记者在林州市五龙镇碾上村寺口自然村,看到了被村民们重新竖起来的清代南泉寺石碑。 目前,6名涉案嫌犯已被刑事拘留。 【案发】村民发现盗窃文物团伙 4月9日晚,林州市五龙镇碾上村寺口自然村西南方清代南泉寺遗址,一石柱和一龙雕石碑碑头被盗,这些文物保留在一观音庙旁,多少年来都安然无恙。当天,林州市五龙派出所民警连夜出...
在新区打工的苑师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家的祖坟里竟然有几件值钱的陪葬品,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请假返回老家,准备和两个姐姐分“宝贝”,谁知村支书却找来了文物局的人进行鉴定。 苑师傅一家五口现在都在新区生活,他们全家已经出来打工好多年了,只有每年过年休息时才会回老家探望年迈的父母。苑师傅的父母和两个姐姐现如今仍然居住在村子的老房子里,平时父母和姐姐都在村里种地,他们家的祖坟也在自己家的庄稼地附近,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