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拆旧建新发现清代文物

  日前,英德市东华镇双寨村徐屋村小组村民给记者报料,称该村新发现三件清代文物,邀请记者一看究竟。12日下午,记者前往该村民家中看到,这三件文物是:一块牌匾,一对铜锣,一把宝剑。据村民说这三件文物原放在村中祠堂,祠堂最近拆旧建新,这三件文物重见天日。

  在村民家里,记者看到,牌匾用梓木板、牛角丁制成,村民用皮尺量了一下,长约134厘米、宽50厘米、厚4厘米,版面斑驳,字体全部阴刻,清晰可见。抬头为楷体竖写:“钦定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提督广东学政加三级戴熙为”;中间为横书楷体“岁魁”两字;落款内容为:“道光二十六年科考选一名岁贡徐渐东立”。一对铜锣直径各约60厘米,重二三十斤,上方有两耳孔,可穿粗绳,锣面锣底已长起了一些青锈,敲之声音洪亮。宝剑则长93厘米,剑鞘长一米,剑把上镶嵌着一条既像龙又像壁虎的器物,剑的两面分别镶嵌着七粒金色的圆点,当地徐姓村民称之为“七星宝剑”。

  据现年96岁的徐春华老人回忆,这些文物在他小时候就有了,就摆放在村中祠堂里,他和他的小伙伴都玩过。

  老人说,这些物品是徐玉堂的,他16岁时以放牛娃的身份参加科考,在4000多名考生中,考得头名。有关专家分析,徐玉堂的“擢选贡元”实际上是作为韶州府或英德县的生员被广东省学政考选为拔贡;“岁魁”即当年考选第一,也是指贡生第一名。据推算,徐玉堂被选为拔贡可能在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可惜的是徐玉堂新官上任后便染病辞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