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高考季如约而至。近几年来,每年高考作文题都会引起国人的热议,并常常被拿来和同时期进行的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哲学题进行比较。“我们是否应该为获得幸福而穷尽一切手段?”“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我们能否对真理…[全文]
延安时毛泽东 抗大是毛泽东主席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亲自倡导和主持创办的一所专门为抗日战争储存、培养、输送军政干部的学府,是革命的大熔炉。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抗大创办9年,由最初的数百人,直至发展成为拥有12所分校、数万名学员,先后为各个抗…[全文]
最为人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资料图 说到中国的“四大发明”,大家都会想起“活字印刷、指南针、黑火药和造纸术”。所谓这“几大发明”首先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一1626年)提出,他在其《新工具…[全文]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因天人相应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如果将历史上所有与端午节有关的人物进行PK,屈原无疑是最终胜出者,成为历朝历代公认的“端午人物”。 据上海民俗学专家徐华龙介绍,我国历史上推出的“端…[全文]
那是在1625年,托马斯·若(Thomas Roe)爵士遇到了点难题。 这位英格兰驻奥斯曼帝国大使趟了古董收藏界的浑水。他谴责为建新清真寺而毁坏古代文物的行为,称其为“肮脏的野蛮行径”。可是事实上,他对土耳其境内保存的传统历史古迹所知…[全文]
红军课本(手抄本) 此本毛笔手抄的红军课本(见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闽粤赣边特委”领导下的“闽西中央苏区”与“粤东中央苏区”区域内遗存的珍贵红色革命文物原件,…[全文]
在一般人理解中,江浙一带应该是著名的米谷产地。早在宋元时期,民谚中就说“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时代,这里为什么由粮米供应基地变为采购基地了呢? 连绵的战火是原因之一。江浙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地方割据,关卡林立,壁垒森严,…[全文]
去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其实,历朝历代,对“高考”舞弊者,都是严惩不贷的,就拿清朝来说吧,那些被处理,甚至死于“高考”作弊案的大小官员…[全文]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而元代是古代发行纸币最多的朝代。和现代的纸币一样,古人也为纸币的防伪操碎了心。 “说起元代的纸币,在我们内蒙古地区发现得比较多。”内蒙古收藏家协会会员王蒙先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额济纳旗就出土了一…[全文]
摘自《少数派的财富报告》 作者:范棣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明朝在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 冯梦龙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描写小人物秦重只有3两白银的本银,街头卖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开支,还剩余16两白银。“每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