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周口市完成佛教道教场所悬挂标识牌工作

    根据关于开展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公告和网上查询及挂牌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宗教局安排部署,周口市各地陆续举行挂牌仪式。截至目前,周口市首批符合条件的佛教寺院40座,道教宫观9座都已完成悬挂标识牌工作。 通过此次开展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全文]

2016-07-20 15:40:12

第三届横山道教论坛举行 探讨发展与当代课题

    7月16日,来自国家、省、市宗教部门的领导、道教界著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近百人云集我市横山桥镇,共赴长三角道教盛会——第三届横山道教论坛。 今年4月,时隔15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要建设和践…[全文]

2016-07-20 15:39:49

藏传佛教宁玛派俄巴群体研究

    摘要:俄巴是藏族地区民间的宗教师,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他们既成家继嗣,又专营宗教,可谓“兼职宗教师”。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探讨了俄巴群体的特征、培养和传承方式、活动场所、宗教仪式及其社会影响等。作者认为俄巴最能体现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特征…[全文]

2016-07-20 15:30:28

学诚:金陵刻经处与近现代佛教义学

    摘要:晚清之际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佛教,都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阴影之中,救亡图存成为许多爱国爱教人士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杨仁山居士于1866年创办了金陵刻经处,刻经弘法、办学育人、振兴义学,成为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的重要奠基人。本文详细回顾了金…[全文]

2016-07-20 15:28:34

“实地研究”与“历史”的协奏

    摘要:《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是李安宅先生研究藏族宗教的代表作品,通过梳理书中各个章节的书写次序,可知李安宅在研究过程中对“实地研究”和“历史”的关系的理解及其研究路数的形成过程。比较李安宅与顾颉刚就甘、青地区藏民的族源问题的研究,可知人类…[全文]

2016-07-20 15:24:18

北魏“像教”发展的社会支持研究

    摘要:北魏时期中国北方社会的佛教发展以“像教”为特征,立寺造像是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存在的佛教信仰行为。云冈石窟作为北魏佛教发展的活化石,反映出北魏“像教”发展对于统治权威资源、管理制度资源、信仰权威资源和国民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依赖性。 …[全文]

2016-07-20 15:22:05

考古学家破译三星堆“天书”的往事

    “如果没有苏秉琦先生破译三星堆‘天书’,就没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发现。”18日,在“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暨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讲起了30多年前的故事。 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全文]

2016-07-19 15:17:51

后母戊鼎背后的故事

    7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殷墟》特种邮票,其中第二枚“青铜器”的图案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鼎,现称“后母戊鼎”。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也是河南安阳殷墟独特的符号。此前后母戊鼎已经两次绘入我国邮票。1964年8月2…[全文]

2016-07-18 15:20:53

西周金文与军制新探

    摘要:西周时代军队的最大编制是"师"而不是"军",每师编制2 500人,"西(宗周)六师"共有1.5万士卒,"殷(成周)八师"有2万士卒,合计3.5万士卒。前贤所说一师等于一军,有1.25万人;或言一师有3000人,都是不对的。西周基层是兵…[全文]

2016-07-11 13:43:15

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

    明代文学的发展,既有文学自身的内部原因,又与政治、经济、文化有关,其中科举文化生态对形塑明代文学风貌发挥了显著作用。 “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丰富 “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研究,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明代馆…[全文]

2016-07-11 13:42:31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