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与薏苡明珠
2016-07-01 09:25:15 来源:光明日报 已浏览次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属下,得其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人称“马伏波”。
马援的战功也有薏苡仁的一份功劳。据《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在交趾尝饵薏苡实,云能轻身资欲以胜瘴气也。”当初,他率领军队驻扎交趾(今越南北部),那里比诸葛亮《出师表》里提到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不毛之地”还要远,有着可怕的瘴气。军中士卒病者甚多,而能利水渗湿、清热袪风、舒筋除痹、补气养心的薏苡仁,正是对症药物。马援和官兵们便采用当地民间用薏苡仁治瘴气的方法,效果显著。南方的薏苡仁果实饱满,马援在平定南疆返回京城时,装了满满一车,准备带回去种植。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薏苡仁属土,阳明药也,故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泻痢水肿用之。”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也将薏苡仁列为上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可惜,薏苡仁不能治疗嫉恨。很多京城权贵从来没有看到过薏苡仁,以为马援从南方带来了奇珍异宝。他们见马援毫无“孝敬”之意,心里不悦。只是碍于那时马援深受光武帝刘秀信任和重用,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中咒骂,等待秋后算账。
后来,马援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不幸病逝,他的仇人、光武帝的女婿梁松便乘机诬陷他,说他在交趾贪污大量明珠。心怀妒忌的众权贵也跟着大肆渲染马援当初将一车明珠从交趾运到京城的情形。接二连三的告状书,终于让光武帝勃然大怒,他把封马援为新息侯的大印追收回去。马援的妻子和侄子马严不知道马援究竟犯了什么罪,不敢为马援举行葬礼,并用草绳把自己绑着,上朝请罪。光武帝便把梁松等人的诉状给他们看,他们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们以悲切哀伤的言辞,先后六次上书诉冤,其间也有些正直的官员为马援说话,光武帝才允许他们为马援举行葬礼。
这一事件大白于天下之后,被朝野认为是一宗冤案,名为“薏苡之谤”。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写有“薏苡谗忧马伏波”的诗句。于是,就有了成语“薏苡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清代诗人朱彝尊在《酬洪升》中有云:“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管弦)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