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一”黄金周,本市各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作为旅游景区,又将迎来大量游客。如何减轻世界文化遗产的负担,使保护与利用均衡发展?昨天,市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建议案,建议启动“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
近日,一件“女娲遗骨”事件引起一片哗然。事情起源于23位专家达成的一项共识,认为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全文]
据媒体报道,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删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了“皇帝遗骨”,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定,成人头骨为至今6200年前。23位神话、考古学专家考察后表示:可能属于传说中的女娲遗骨。但是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则称,三皇五…[全文]
正是这两块头骨引起了轩然大波。 山西吉县出土“女娲遗骨”的通稿,为原吉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思义撰写。如今,舆论风波中的李思义已经为“自己加入感情色彩”自请处分。不过,这条被指证有误的通稿,目…[全文]
有着“关中塔庙始祖”美誉的法门寺曾一度希望赴港上市,然而时隔一年之后,这次宗教领域的资本市场尝试于今年5月宣告搁浅。近年来,法门寺、少林寺、滕王阁等一些经典文化景点相继沦为经济话题,或传出要被打包上市、打着对投资者负…[全文]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瓷罐2005年在佳士得拍出了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民间近年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元青花,但它们大都被视为“赝品”。 瓷器鉴定 本报《博雅典藏周》独家报道了“天下收藏”栏…[全文]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对2011年8月在山西吉县女娲塑像前发现的骨头碎片做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显示,其中有两块是距今6200年的人头骨。之后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山西发现6200年前女娲遗骨”,引发巨大争议。 今年6月2日至4…[全文]
考古队员对兵马俑的各项数据进行测量 备受关注的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在6月9日“文化遗产日”当天,正式对外公布阶段性成果,截至2012年5月,第三次发掘出土小件器物包括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类型,共计310余件(组…[全文]
图为考古工作者正在拂去尘埃,精心修复秦俑头部。本报记者阮班慧摄 人类最重要的考古遗存之一,兵马俑的考古进程一直为世人所瞩目。2009年6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三年的艰苦发掘出土了大量陶俑、珍贵器物以及…[全文]
“毁坏兵马俑谁的嫌疑最大?难道真是项羽?!”随着秦始皇陵最大陪葬坑一号坑最新发掘成果的公诸于世,“谁是兵马俑的真正毁坏者”这一几十年来困扰中国考古界的老话题再次被人们提起,秦俑考古专家袁仲一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