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蛇纹铜尊 通高21厘米,口径15.5厘米 衡山霞流出土 此尊上的蛇纹细小,似常见的蚕,尊腹部又有似叶形凸起的纹饰,所以又称桑蚕纹尊,但湖南,广西等地发现的同类纹饰都称为蛇纹,此尊也应称为蛇纹尊。尊为酒器。此尊的形制,在中原地区常见…[全文]
春秋动物纹提梁铜卣(yǒu) 通高50厘米,最大腹径38厘米 衡阳渣江区赤石村出土 卣(yǒu)为酒器。此卣(yǒu)的形制,在中原地区常见于西周时期,但卣上的纹饰,与中原地区常见的纹饰不同,又出土于春秋时期的墓葬中,此卣即是仿中原地…[全文]
在武汉市博物馆内,馆藏的灰陶十二生肖俑中有一尊蛇俑的形象。这尊蛇俑高29厘米,出土于武昌岳家嘴,为隋代的陶瓷器。这些十二生肖俑均为生肖兽首人身,呈坐立式,身穿宽袖交领长袍,腰束丝带,双手合于胸前,正襟危坐,造型生动,别具风格。 在现有的文…[全文]
武汉博物馆中现存的一枚晋代“蛇钮金印”也有蛇的身影。该印长2.2厘米、宽2.2厘米、高2.2厘米,重85.5克,纯金制成,灿然生辉,印钮作蛇状,蛇的双眼凸起,蛇身盘成桥形,周围的鳞片清晰可见,造型抽象简炼。 据介绍…[全文]
在湖北省博物馆里,一尊青瓷蛇俑塑造出的是蛇可爱的形象。这尊蛇俑是唐代文物,出土于武昌某墓葬,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尊鼠俑,蛇俑高15.8厘米,底座10.8×5.8厘米,额上还有“王”字。[全文]
道教圣地武当山上的玄武大帝像,是武当山道教供奉的主神。玄武大帝像前原本还“住”着一件“灵物”,它就是1959年迁居省博物馆的鎏金铜玄武。 玄武,北方神名。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有“四…[全文]
朱云:刘岩说这是幅"老东西",但不是乾隆的真迹,也就三万块钱。我们问他画上所盖的"石渠宝笈所藏"是什么章,他说是收藏人的闲章,没有什么意义。 刘岩:他们问这幅画值多少钱,问了很多次,我说这个很复杂。碰巧手头有本书,书上有乾隆的…[全文]
1. 什么是科学的古陶瓷仪器检测? 应用成熟的科学方法和仪器设备,系统研究了大量窑址考古发掘和出土的、产地和年代明确的古陶瓷标准样品,掌握了不同窑口、时代和类型的古陶瓷内在变化规律,建立具有实用价值的识别产地、年代和真伪的量化科学标…[全文]
科学检测和传统目鉴是什么关系? 科学检测是借助各种不同用途的仪器设备,通过分析数据研究古陶瓷内在的产地和年代特征变化规律,建立以分析数据为依据的量化真伪识别标准。传统目鉴是通过器型、加工工艺和烧制工艺、瓷胎品质和胎色、瓷釉颜色和品质、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