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千年城墙一波三折:惊现、保卫、迁址(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道120米长的古城墙的去留,搅动着长沙城的敏感神经。(柳肃供图)

◤沉睡千年的古城墙昭然醒来,迎接它的是“中国顶级豪宅”建筑项目和湘江防汛风险的双重压力。古人的遗产,成为现代城市的难题。

一段堪称长沙最古老的城墙遗址已在地下安稳近千年。然而,当它苏醒后,如何在一个加速前进的现代城市中活下去却变得捉摸不定。

2012年的2月,这场古城墙保护风波进入争论高潮,市长张剑飞也涉身其中。而因湘江汛期防洪需要,古城墙也可能面临着迁址保护的命运。

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宝贝

2011年9月,湘江之滨,号称“中国顶级豪宅”的长沙万达公馆即将破土。

依照长沙市《关于加强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及考古发掘管理工作的通知》,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行政区域内,用地面积逾二十亩的建设项目,必须首先进行文物勘探。一段古城墙遗址就此露出真容。

据长沙市文物局初步考证,这段长约120米的古城墙跨越宋、元、明三代。在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熊传薪看来,这样的城墙在全国也属罕见,“虽然西安、北京也有许多古城墙,但往往拘泥于某一历史时期,像这样历代修缮、叠加的城墙并不多见。”

于长沙而言,如此古老的城墙现身更属首次。由于1938年的“文夕大火”和1980年代以来的无序开发,长沙市的历史建筑已经濒于灭绝,仅存的少量古建筑最远不过追溯至清朝。“这是目前长沙市内可以看到的最古老的建筑。”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说。

2012年1月10日,当柳肃应湖南省博物馆之邀第一次亲见这段城墙时,这位在大学主讲中国建筑史的教授难掩震撼。宋代青砖的精美,明代麻石的讲究,历朝历代的特色跃然眼前,“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宝贝”。

虽然长沙不乏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等名头响亮的古迹,但从建筑学的角度看,柳肃断定这段古城墙价值位居长沙第一。

而整齐砌筑的宋代城墙上面,一段凌乱叠加的城墙被专家视作战争的印痕。“显然是发生了战争,部分城墙被摧毁,仓促之中胡乱垒砌起来的。”这让诸多熟稔长沙历史的人想起七百年前那场惨烈的城市保卫战:蒙古大军南下,长沙城破,岳麓书院数百书生慷慨赴死。而刻有“忠义军”字样的墙砖则述说着词人辛弃疾在潭州(长沙古称)知州任上的抗金往事。“这段城墙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柳肃说。

内古城墙曾紧邻湘江,而今却距湘江150米,则印证着千年岁月里长沙地层的动荡。

不论是历史价值还是科研价值,柳肃都深感古城墙必须在原址好好活下去。然而,古城墙所栖身的这片土地已经易主。按照长沙开福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的官方表述,未来,这里是长沙最大的城市综合体,是写字楼、精装豪宅、商务酒店、商业步行街、大型商业中心。其背后的投资商,是商业地产巨无霸万达集团。

民间保卫战

目睹古城墙真容归来后,见惯了文物古迹为城市建设让道的柳肃紧急致函长沙市市长和万达集团董事长,细陈古城墙的价值,呼吁进行原地保护。

长沙万达公司的负责人接信后曾于2012年1月中旬作出回应,柳肃被告知万达项目已经为此停工,但最后如何处置古城墙还要视政府决断。约1个月之后,柳肃得知,政府已有初步意向,原址保护已近乎奢望。

“我已得到比较可靠的消息,那段城墙(原址保护)看来是保不住了。”当晚,这位失望的古建筑专家将这一信息发到了微博上。

一时间,古城墙保护话题搅动了这座历史城池的敏感神经。

网友在微博上“征集手臂”呼吁保卫古城墙。知名网友“御史在途”甚至建议发动长沙市民,每人给万达集团捐款10元,让他们出让一点眼前利益。

而此前长沙拆毁文物的记忆也被一并唤起。“湘江东岸的海员俱乐部、西长街的循道会教堂被拆;湘春路地段发现古护城河护岸工程遗址,被掩埋;东牌楼拆迁发现的明代吉王府遗址,除局部被异地保护外,大部被毁……”提起这些消失于长沙的一座座古迹,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成员刘叔华叹息不已。

而左宗棠公馆、陈明仁公馆、左学谦公馆等一批长沙曾引以为傲的老公馆也早已在城市建设中不见了踪迹。

“长沙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点名不副实了。”柳肃说。

2012年2月11日,柳肃的微博呼告引来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的注意,其另一重身份是关注文物保护的湖南省政协委员。当日,汪涵以政协委员的身份赴万达工地调研古城墙,并将相关情况呈送湖南省委办公厅和长沙市市长张剑飞。

在这位明星主持的斡旋下,2012年2月12日,政府决定回应质疑。是日下午,一个政府原本打算“关起门来”的交流会在长沙博物馆召开。柳肃和其他主张原址保护的文化人士终于坐到了市长的对面。

防洪压力压垮原址保护?

为了这次交流会,柳肃做了精心准备。他带着自己的研究生连夜赶制了一份古城墙的保护方案。在这份方案里,为替万达节省建筑面积着想,120米的古城墙没有全部保存,而是切出最有价值的二三十米长的一段,以一个竖井将其围在中间,上面用玻璃覆盖,可供人参观。“如能原址保护,万达也就是牺牲一点建筑面积,但可提升整个项目的文化品位。”柳肃说。

但防洪成了绕不开的难题。“往年汛期,此区域曾经持续多次出现险情。”在座谈会上,长沙市文物局局长曹凛称,如若此地继续留有深坑,将来出现管涌渗漏的可能性极大,“将会给城市带来无穷的风险”。

在交流会召开的5天前,长沙市文物局曾召集7名本地文物、地质、建筑等领域专家论证的结果是,该古城墙遗址所处地层主要为松散填土和强透水的沙砾层,大面积原址保护需要永久性支撑和墙基加固,难度很大。此外,因与湘江仅隔150米,易造成江水回流和管涌,而离湘江200米是防洪保护范围。

市长张剑飞称,政府保护古城墙的立场是坚定的,此前之所以没有向市民公开,是由于究竟如何保护还未有定论。

据曹凛介绍,发现此处古城墙后,政府已经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研究如何保护古城墙,而万达已为此停工逾两个月,且允诺古城墙不管迁移还是原址抬升保护,都会承担在本工地产生的费用。

这依然让柳肃感到遗憾,“如果搬到了博物馆,实际上就只是保存了一些砖块。”他认为,不仅可供科学研究的历史地理信息荡然无存,而且会让人对长沙城墙位置的认识出现偏差。

“应该早点召集全国各方面的专家来综合论证的,本地专家难免会有些局限性和片面性。”熊传薪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长沙市文物局和长沙万达均已接到了长沙市防汛指挥部的来函,由于汛期临近,古城墙及其周边区域不利于防洪的设施都要整改到位。

在官方的日程表上,这个铁律般的防洪整改的最后期限是4月1日。而今,而留给这座江畔古迹的时间已不足四十天。
/>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