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清时期的漕运总督:权力很大,清浊各分

明清时期的漕运总督:权力很大,清浊各分

    漕运的历史甚为悠久,秦汉时就已开始实行。何谓“漕”?胡三省注《史记》“漕挽”云:“水运曰:漕,陆运曰:挽”。元明清之际,由沿海省份征收米石,沿水路运河直达北京通州,故称“漕…[全文]

明清 | 漕运 2018-02-08 13:28:12

毛泽东创造的“秋”意象不同凡响

毛泽东创造的“秋”意象不同凡响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主题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个体意识到群体意识,最终形成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悲秋”文学意…[全文]

毛泽东 2018-02-08 13:26:45

鸦片战争之后,上海经济何以发展和崛起

鸦片战争之后,上海经济何以发展和崛起

    1843年是上海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上海开始面向国外、面向世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种转向对上海、对长三角、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今天说“中心与辐射”,这里…[全文]

鸦片战争 2018-02-08 13:25:34

唐代士人为何入幕成风?原因有多重

唐代士人为何入幕成风?原因有多重

    我国古代士人进入幕府任职,称为入幕。何为幕府?其实就是指军事指挥机构,先秦时期已有这一称呼。因为古代军队外出作战,指挥机构均设在帐幕之中,故称幕府。后世遂把这种军政大员的衙…[全文]

唐代士人 2018-02-08 13:24:17

年逾九旬仍奔波看文物遗迹

年逾九旬仍奔波看文物遗迹

    宿白 (1922-2018) 1922年出生于东北沈阳,1940年进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学习。 他是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参与创办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协力规划…[全文]

宿白 2018-02-08 09:56:52

西藏大昭寺经幡柱“换装”迎藏历新年

西藏大昭寺经幡柱“换装”迎藏历新年

    6日,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桑烟袅袅,悠长的法号和唢呐声从金顶传来,各地信众、游客争睹大昭寺周边五根经幡柱一年一度更换新经幡。 6日为藏历的12月21日,是大昭寺按照天…[全文]

西藏 | 大昭寺 2018-02-07 17:20:30

宿白:中国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师” 

宿白:中国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师” 

    姓名:宿白 性别:男 籍贯:辽宁沈阳 终年:96岁 生前职业:考古学家、考古学教育家 主要著作:《白沙宋墓》《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中国石窟寺研…[全文]

宿白 2018-02-07 17:10:49

毛泽东亲自“点将”的袁国平:政治开展,经验也多

毛泽东亲自“点将”的袁国平:政治开展,经验也多

    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是新四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导人,曾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从来没听到像袁主任这样的演说” …[全文]

袁国平 2018-02-07 14:49:02

法国女性的“穿裤子禁令”是怎么来的?

法国女性的“穿裤子禁令”是怎么来的?

    1799年11月17日,“雾月政变”之后第八天,巴黎警察局长签署一项法令:所有想要穿男性衣服的女性必须在警察局取得合法许可。所谓“男性衣服”,就是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裤子。时…[全文]

雾月政变 2018-02-07 14:47:31

“冲冠一怒为花边”:鲁迅与李小峰的版税纠纷

“冲冠一怒为花边”:鲁迅与李小峰的版税纠纷

    先解释一下题目。“花边”是银元的别称,当年鲁迅的文章因为重要,报社编辑常在排版时用花边围起来以引起读者注意,自然鲁迅文章稿费也最高。这就被那些攻击鲁迅者找到借口,用“花边文…[全文]

鲁迅 2018-02-07 14:46:15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