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团时根是一位比较全面的画家,所绘山水、人物极为精到,史料称,他曾随某将军赴西藏,尝画一册,纯有干笔写旁塞光景山城夜角,羽檄飞骑,各肖其态。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团时根对物象…[全文]
青铜镜是古代梳妆照容的生活日用品,是中国青铜器中自成体系、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萌芽于夏商,兴于战国,盛于汉唐,而衰于宋元,止于清末,以…[全文]
日前在苏州举办的一场铜镜展览活动,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其中有不少铜镜,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今介绍其中几件,与同好共赏。 战国四叶蟠螭纹镜(图1、2),直径14.…[全文]
这枚宋代三教合流人物图花钱,为青铜质,方孔圆钱;正面(图1)方孔的左、上、右分别雕刻着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头像,方孔的下方是象征宗教建筑的图案;背面(图2)为描绘宋代社会…[全文]
2008年6月,笔者随团去参加内蒙古大草原旅游。期间在通辽市古玩城和古玩街进行交流和觅宝时,寻到一张内蒙银行于1947年6月1日发行的面值贰佰元的纸币(见图)。纸币正面颜色…[全文]
自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学子们就在父母及亲人的殷切期盼和美好祝愿中,孜孜不倦苦读寒窗十余载,期待高考时能一鸣惊人。这种期盼和祝愿也不是恢复高考后才有的,我国古代吉语…[全文]
金农(1637—1764),字寿门,号冬心、稽留山民等,杭州人,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博学多才,嗜奇好古,精篆刻、鉴赏,擅长书法,自创扁笔书体“漆书”,五十岁后才工…[全文]
《秋趣图》(见图)是李鱓故乡江苏兴化博物馆的藏品。简洁的线条,淡雅的水墨,寥寥数笔的勾画,定格了秋日的幽情雅趣。整幅作品以小写意技法完成,秋天的夜晚,一棵小树从左侧而出,伸…[全文]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500年左右一支主要分布在环太湖流域(苏南浙北)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良渚文化因其先民制作了大量玉器而闻名,南方的良渚玉器与北方红山玉器,共同构成中国…[全文]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因其与“福禄”谐音,葫芦又多子,寓意很好,因此在传统艺术中多被作为创作题材。我收藏有三副铜帐钩,选用的题材相同,都是缠枝葫芦图案,而且图案相同,都是顶端中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