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上的“狮子纹”
明崇祯狮子绣球瓷画
■浙江金华 曹兆燎
《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花鸟卷下册中,收录有许多幅从明朝景泰年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各个朝代的狮子纹饰瓷画(见图)。神态风格各异,从单只狮子到“太师少师”的双狮图,还有康熙时的“三狮穿花图”。
从图典中总结得出明正德时期的狮子纹少有彩带,正德前的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时期的狮子图多有彩带环绕。正德以后的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时期的狮子纹也多有彩带作伴。明代的狮子纹描绘得比较简洁,背部多不描绘毛发,到清代康熙时期的狮子纹背部的毛发就多了,到清末的狮子纹则完全绘画成哈巴狗的模样。
作为外来物种的狮子,自东汉明帝刘庄时从丝绸之路传入以来。对这域外异兽,贵为天子的刘庄也与国人一样很想知道这狮子与百兽之王的老虎相比,不知道哪个更强,哪个更厉害。于是一纸朝廷文书下达到附近的郡县,命令当地官府献虎。巩县,山阳的猎户终于捕到了两只老虎和一只豹子,送到洛阳。刘庄命令将老虎、豹子放进皇家园林——华林园,然后将西域狮子一道放进去。
结果,虎豹见了狮子,“皆瞑目不敢仰视。”完败。刘庄不甘心,正好园内原先有一只盲熊,命手下牵过来再试,盲熊被牵来后,一闻到狮子的气味,突然“惊怖跳踉,曳锁而走。”刘庄哈哈大笑。这段轶闻,记载于北朝的历史人文类笔记《洛阳伽蓝记》。
浙江金华久负盛名的东阳木雕,在明清古民居、古建筑厅堂的整对雀替(马腿)上,就雕有三只狮子,五只狮子,七只狮子,九只狮子的,美其名曰:三世(狮)同堂、五世同堂、七世同堂、九世同堂。一大一小的狮子叫“太师少师”,其实就是母子狮,公狮的雀替上则在狮爪下雕着带飘带的绣球。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木雕狮子,还是青花狮子瓷纹饰,其中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在一般古民居的雀替上多雕三狮同堂,在一对雀替上雕九只狮子的很少见。非寻常古建筑所能拥有的。因为在中国九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在皇权专制的年代,只有狮子有此殊荣。
狮子替代老虎成为百兽之王,深受国人的喜爱,还与佛教在国内传播有关。佛法传说中,佛祖说法,如狮子作吼,群兽慑伏。故云“狮子吼”。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狮子,象征智慧与威猛。可以看出信奉佛教的中国民间对狮子的敬畏与崇拜。
清代,梁章钜笔记《浪迹丛谈》中有:到明嘉靖年间皇宫大内还有“蛮者”豢养的狮子,犬与狮子相距甚远,即“仓皇惊仆,溲便俱下而毙”的记载。
狮子因为来自西域,传到国内就被豢养在皇家禁苑,寻常百姓难见真容,披着“域外异兽”的神秘面纱,加上佛教的“护法”色彩,被善于造神的国人,一代又一代地口口相传,最终成为居家生活美好期盼及避邪镇煞的神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