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副帐钩“同题异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因其与“福禄”谐音,葫芦又多子,寓意很好,因此在传统艺术中多被作为创作题材。我收藏有三副铜帐钩,选用的题材相同,都是缠枝葫芦图案,而且图案相同,都是顶端中间一朵花,旁边两片叶,下面对称的两个小葫芦,小葫芦下面中间一个大葫芦,旁边对称的枝叶和两个小葫芦,一共5个葫芦。说明大家对这一题材的喜爱,尽管题材相同,但其表现的风格却又各异。

 

  第一副帐钩(图1)为红铜质,帐钩头高16.4厘米,最宽处6厘米,五个葫芦是立体的,这副帐钩是三副中最重的一副,表面有的地方有厚厚的绿锈,估计是明朝的。

 

  第二副为黄铜质(图2),帐钩头高14.5厘米,最宽处5.3厘米,五个葫芦也是立体的,但与第一副明显不同,第一副的葫芦应该是用范翻铸的,是一个整体;而这副的葫芦是在平面的基础上,再把做成葫芦形的铜片焊接在平面的葫芦上,从侧面看很明显,大葫芦里面是空心的。这种方法应该是费工费时的,而且看起来也很粗糙,不知为何要这样做。

 

  第三副帐钩(图3)是一幅平面的。当时一看到它,我就喜欢上了,用一个“三个里程碑”的大像章加60元钱得到了它。它也是黄铜质,帐钩头高15.6厘米,最宽处6.5厘米,表面都是黑色包浆。这个帐钩中间的大葫芦最有特色,也是我喜欢的原因。它的上部做成镂空的双连环,可能含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含义。下部做成一个镂空的花钱,因为我喜欢收藏古钱币,这个图案正合我意。后两副帐钩的年代要晚一点,应该是晚清至民国的。

 

  三副帐钩,三种不同的制作工艺和风格,尽显古代工匠的技艺,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