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趣盎然秋有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秋趣图》(见图)是李鱓故乡江苏兴化博物馆的藏品。简洁的线条,淡雅的水墨,寥寥数笔的勾画,定格了秋日的幽情雅趣。整幅作品以小写意技法完成,秋天的夜晚,一棵小树从左侧而出,伸向画面中间,小树枝干很瘦,叶片不是很繁密,多数细长卷曲地聚拢在一起。小树旁还斜伸出另一种植物的枝叶,因受百年光阴的洗礼,绿色的叶子颜色有些黯淡,但仔细来看,叶片呈圆心形,上面勾勒了细细的茎脉。小树和枝叶只是陪衬,画面的重心在于小树枝头所挂的一只竹蔑编织的四方笼子,里面有一只蝈蝈,形象虽不大,但栩栩如生,触角、翅膀、肢脚均清晰可见,蝈蝈看上去充满动感,一只长腿后蹬,似乎一边在奋力爬行,一边在振翅而鸣,以清亮的歌声去抵消秋夜的凉意。

 

  画面署名是“复堂懊道人制”,一字一号皆是李鱓经常使用的落款,其中的懊道人之号令人玩味。画中的题诗为“机声轧轧月初斜,似此虫声又一家。晓起空庭寻未得,夜凉依旧咽秋花”。在李鱓其他的传世画作中,也能看到这样的诗文,既体现了他对此诗的偏爱,也透露出他的个人际遇,那似乎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但于后世的国画艺术发烧友来说,却是一种庆幸,也许仕途上的坎坷才造就了伟大的李鱓,才造就一批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

 

  从诗文来看,诗中有动有静,带有几丝无奈的调侃意味,夜间听到熟悉的虫声,天明时,怀着好奇的心情,在幽寂的庭院里寻找,却看不到秋虫的身影,只有深夜的凉意还在侵扰着花儿,发出低沉的声音。诗意与画意无声地结合在一起,一虚一实放大了画面的表现意境。

 

  整幅作品贵在平凡而真实,宁静中透露着勃勃生机,这样的情趣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却被画家敏锐地捕捉到,在高妙的情思中深沉酝酿,继而定格于画面上。本是寻常的事物,经过艺术化的再现,滋生出了万般情趣,让秋天在四季的舞台上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