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石刻诗文领衔 上海国拍力推“平价”书画
刻诗板(石板) 作者:吴昌硕。 张亨伟 摄
吴昌硕、程十发、刘海粟、贺天健、李石壶、杨善深等书画名家的作品7月18日至20日将集中亮相上海国拍中国当代艺术家书画精品专场拍卖会。本届拍卖会拍品达102件,其中八成左右的拍品起拍价均在5万元以下,无底价拍卖的作品达到20多件。
“好货不贵是此次拍卖会的一大特色!”据上海国拍当代艺术品部经理赵志华介绍,本届拍卖会在拍品征集过程中更加重视相对平价的大家之作,力图让更多的藏家和收藏爱好者体验到通过拍卖寻宝的乐趣,“拍品大多是首次进入拍卖会,出处均有据可查,让竞买人拍得放心仍然是国拍不变的承诺!”
本届拍卖会的众多拍品中不乏珍稀的压轴之作。如吴昌硕直接刻在石板上的一幅诗文,该件拍品33厘米乘以22厘米见方,在吴昌硕的存世篆刻作品中较为罕见。
事实上从小爱好金石之学的吴昌硕与篆刻结缘还有一段佳话。1844年吴昌硕出生于浙江安吉的一个耕读世家。从他六岁开始,便由父亲破蒙亲授。吴昌硕自幼酷爱刻印,因家贫无钱买刻刀、印石,便以铁钉作刀,古砖为石,刻了磨,磨了又刻。他经常独处一隅,就着窗前光线刻印,终日不倦,不下楼,人们戏称他为“乡阿姐”,也就是楼上小姐。后世曾有诗云:“青灯磨岁月,铁砚伴灵童。最忆乡阿姐,十年板凳功。”吴昌硕的篆刻功力正是从铁钉游走在古砖石板之上肇始,后又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
此外,被誉为“上海三杰”之一的海派书画名家程十发的多幅作品亮相本届拍卖会,程十发早点主攻山水,之后相继以人物、花鸟闻名。他的花鸟取法于梁楷、贯休、陈洪绶、任伯年诸家,并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融汇贯通、笔墨洒脱精湛、气韵生动。
本次亮相的《迎春双鸡图》中,两只鸡神形兼备。雄鸡侧目瞠视,冠红如血,喙如利刃。羽毛,胸、背部分用大写意,笔墨浓厚,体现羽毛下面的肌肉感,气势非凡;雌鸡凝视回望,露显温情脉脉,翎毛落笔时感觉飘逸、挺拔。构图张弛有度,画面元素无不彰显生活意趣。另一幅作品《迎春》同样是展示田园生活闲适意境的立轴作品,两头水牛半潜水中,无忧无虑的小牧童坐在水牛背上、涉水而行,画面留白恰到好处,描绘了一派春意萌动的水乡美景。
五幅四条屏同样是本届拍卖会的一大亮点,画作取材生动,各有千秋。刘海粟、高式熊的书法对联、中国写实国画一代宗师刘奎龄的《牧羊图》也是拍卖会的诸多看点。
据介绍,本届拍卖会拍品预展在上海国拍大楼向公众开放,展至7月20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