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白描枇杷图轴》
金农(1637—1764),字寿门,号冬心、稽留山民等,杭州人,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博学多才,嗜奇好古,精篆刻、鉴赏,擅长书法,自创扁笔书体“漆书”,五十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
《白描枇杷图轴》,绢本,纵87.5厘米,横39.5厘米,铁线白描,用中锋圆劲细笔勾勒,丝毫不见柔弱之迹,其起笔转折时稍微有回顿方折之意,圆匀中略显有刻意画之痕迹,唤起挺劲有力之感,体现了用笔中的遒劲骨力,且有雅拙古朴之妙。自题:“宋勾龙爽工写山枇杷,用淡墨勾勒,点染为蕊,亦神品,昔年游京师,过王少空宅见之,相传真空相国旧物,上有相国平生第一□玩图记,近闻已归之豪古矣。予追想风格,画于僧窗,垂枝累累,晚翠如沐,恍坐洞庭五月凉也。乾隆二十三年首春,七十二翁杭郡金农自号稽留山民笔,记是日苦心,师从蜀中来,予涤东魏于和砖砚,试张仲士佛幌轻烟,作此小幅,及晡而迈因附书云”。朱文印章“金氏寿门”。国家三级文物,现藏于郓城县文管所。
由于金农学识渊博,诗文、词赋、书法均造诣高深,故所作之画,下笔即不同凡俗,深受人们所喜爱。虽“涉笔即古”,但“脱尽画家习气”, 确实,通观金农的画,笔法古朴,拙趣横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这就说明,金农画的目的不在于如何准确地描写事物的形态,而在于表现其清高拔俗,凌霜傲雪的不屈精神。所以他的画,粗看笔法草草,不求形似,细看古朴稚拙,逸趣横生,吸收书法用笔之法,随意点染,秀逸天成,在轻盈潇洒中寓有沉厚顽强的意趣,脱尽画家习气。金农的书法自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金农早年隶书,风格规整,笔画沉厚朴实,其笔画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约五十岁以后,金农才独创一种隶书的变体,即融汉隶和魏楷于一体,这种自称为“漆书”的新书体,其笔画方正,棱角分明,横画粗重而竖画纤细,墨色乌黑光亮,犹如漆成。这种新书体的书写时需将毛笔的笔锋截去,使之起笔方正,如扁刷刷成,转角处亦方硬如棱角,只“折”不“转”,似乎无笔法可言,其实,这种有意识的笨拙和拘谨,是以雅拙之趣和金石之气为其内涵的。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似粗俗简单,无章法笔意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剔除细节,直取磅礴气韵。那险峻雄奇的构局,浑朴钝拙的金石趣,都融合在黑、厚、重、凝的格调之中。
金农的书画风格在扬州八怪中是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书画所体现出的高妙品位和新奇的创造性,率真、古朴、淳厚的意境,是同时代其他书画家所难以比肩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