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整理旧藏书目、拓片时,新发现了12册早期版本经书。经专家鉴定,确认该书为国内现存不…[全文]
资料图 今年的西泠春季拍卖会即将开启,7月12日至14日预展,7月15日至17日拍卖,地点是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预展阶段免费向观众开放,大家可以近距离观看一件曾经…[全文]
乾隆时期,窑工已可用多层釉彩成功诠释古铜锈色,本器金属质感逼真,点饰石青斑彩或绿彩,一如青铜古物,让人铜瓷莫辨,是众多乾隆御制仿生瓷中的匠心独运之作。众多乾隆御制仿生瓷中,…[全文]
采薇图 (国画) 27.2×90.5厘米 (宋)李唐 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约1066—约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李唐主要活动于北宋赵佶、南宋赵构…[全文]
最近几年,瓷杂在各大拍卖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拍品创造的历史记录也越来越多,但是有个现象一直以来困扰着不少藏家,那就是和明清瓷器相比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陶瓷在拍卖中始终不温不火…[全文]
在古陶瓷收藏的实践中,几乎所有的收藏者都希望能够在古玩艺术品市场上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好藏品。这里,结合本人的收藏实践,探讨一下关于窑变瓷器的鉴藏之道。 说…[全文]
“文房诸器,宣炉为首”——进入本世纪,拍卖市场中的宣德炉用高关注度和高成交价,验证了“文房首器”的重要地位,也正式迎来了自诞生后的第五次收藏高潮。如今“宣德炉”所指称的,并…[全文]
王鉴 《关山秋霁图》 广州艺术博物馆藏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和恽格在清初并称为画坛“六大家”,他们在画坛的影响达2个世纪。“四王”以摹古为主,踞画坛正统地…[全文]
康熙青花瓷器烧制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 丰富多样的器型 康熙青花瓷的造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