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市场一键启动肇始:神秘人包21件王世襄旧藏
“文房诸器,宣炉为首”——进入本世纪,拍卖市场中的宣德炉用高关注度和高成交价,验证了“文房首器”的重要地位,也正式迎来了自诞生后的第五次收藏高潮。如今“宣德炉”所指称的,并非仅仅是明代宣德年间所铸造的香炉,而是所有带宣德款的铜炉,也泛指和宣德炉形制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他款的铜炉。
刘锡荣是国内著名的宣德炉收藏家。据他回忆,之前的市场对宣德炉并没有太多关注,一切始于2003年,其时中国嘉德专场宣炉拍卖,21件王世襄旧藏宣德炉被一位持607号牌的场外神秘买家收入囊中,共计1179.2万元,创当时宣德炉的交易纪录。
“这批东西出来,大家觉得也就能卖200万到300万,其中四五件不错,其他资质平平。远到不了上千万元。”刘锡荣说。
本场一件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一件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 均以166.1万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当时宣德炉成交记录。
明朝早期,出现了一种洒金炉,它是在宣德炉上再点金,为光华内蕴的宣德炉一次华丽的转身。据刘锡荣介绍,宣炉沾金即贵,明崇祯冲天耳炉之上金片甚厚,手指触摸有凸起感,其皮色沉韵贵重,茶墨中和,所点金水如绒似云,赤光璀璨。所谓“好铜必佳器,佳器匠必高”,此炉不仅铜质“灿若黄金”,工艺亦是明清铜炉中鲜见。其造体饱满,双耳峻峭,耳孔虽为半圆,然下部两角圆润可爱,口微侈,肥腹下垂,底亦凸坠,三足略丰,足底宽平,较同期之炉足区别较大。炉底“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楷书款,字体与笔划的起承转合间,有如毛笔运写。
此炉来源显赫,由王世襄得自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处。赵汝珍曾寄居北京积水潭东侧的余家祠,在湖边建了一排鸽舍,常邀请王世襄来观赏,谈笑甚欢。一次拜访后,赵汝珍以此炉相赠王世襄。次日,王世襄以一对短嘴斑点拃灰鸽子作为答谢。极品佳器,又是赵汝珍、王世襄两位20世纪文博宗师的情谊见证,高价原因昭然若揭。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襄曾形容宣德炉“如处子婴儿之肌肤”,另一件高价之作——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堪为代表。铜炉皮色呈腊茶色,宝光溢彩,珠莹玉润,铜质金灿似火,黄银相渗,赤色密润,为混合精炼铜,柔绵如绒,细密腻实。其制式延续明晚期风格,扁宽,双耳窈窕,耳孔扁圆,耳尖丰硕,口薄壁薄,膛底稍厚,腹圆垂,足精巧。“大清顺治年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造供佛”,17字款写明铸造目的为佛家供器之用,但刻款大方,工精字佳,疏朗明快,章法严谨,为同时期其他礼佛宣德炉写款所不及。
21件宣德炉,精品少,普品众。神秘买家的“包圆”豪举,对于刘锡荣而言,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感叹道:“原来有人这么看好这个东西!”
7年之后的2010年,北京匡时“锦灰吉金——王世襄藏炉专场”,这批炉子中的20件(明“深柳书堂款”冲天耳三足炉此次未上拍)以 9844.8万元成交,再次艳惊四座。此后,海内外竞相寻宝,宣炉价格日升,凡有古物之商贾,皆号称有宣德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