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云纹五柱器 47年前,安徽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器形奇异,纹饰精美,完好无损,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然而,由于此件文物是首次发现,史书上从未见过著录,…[全文]
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通高25.5厘米 口径9——10厘米 1965年河南省辉县褚丘出土 口与盖子母扣合,鼓腹,圈足。盖上有菌状钮,盖及…[全文]
1974年河南省郑州市出土 高100厘米、重82.55千克 器呈方斗形,腹部饰有饕餮纹和乳钉纹,是目前发现的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重器。商代早期的铜鼎,有…[全文]
在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着一面蹴鞠纹铜镜,引起众多文物家和中外体育界人士极大兴趣。1999年,在瑞士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文物展览中,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观赏后赞叹:“足球运动源…[全文]
西周 兽面纹方彝 高32.6cm 青铜方彝,古代的盛酒器。彝,青铜礼器的通称。《尔雅·释器》:“彝、卣、,器也。”在古籍中未见以方彝为礼器的名称,宋人以这类器形体作…[全文]
蝉纹觯,西周早期,高14cm,口径7cm—10.5cm. 觯撇口,束颈,扁圆腹,圈足。 器身自上而下装饰多层纹饰:颈部饰蝉纹,颈下为一圈蜗身兽纹,腹部及以下分饰…[全文]
四山纹镜,战国后期,面径13.9cm,重127g. 铜镜细卷缘,弦钮,方钮座。钮座四角各伸出一片桃形叶子,相对应的近边缘处各饰四瓣花一朵,将镜面分成四等分,“山”字均…[全文]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1974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通高48.9厘米灯盘径23.7厘米 此灯由跽坐人、灯架和灯盘三部分分铸铆接而成。跽坐…[全文]
面纹斝,商早期,高25cm,口径18cm. 此斝颈口侈大,口沿处有两根立柱,立柱顶端饰火纹,颈腹分段,颈部下端环饰兽面纹,腹部呈圆弧状鼓出,弧形单柄,平底,三角形锥状…[全文]
夏 菱纹鼎 高20cm;口径15.3c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藏品[全文]
中国古代青铜镜上出现铭文,其年代大约在战国晚期或西汉早期,在考古学术界,倾向于西汉早期的占多数。这是因为西汉早期有铭文的青铜镜虽罕有,偶尔尚可一见,战国时期有铭文的青铜镜,…[全文]
主持人:两千多年前,在云南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然而就在司马迁将她载入典籍后不久,滇国就销声匿迹了,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亘古的谜。新中国成…[全文]
鸟纽铜盖鼎(春秋时期) 1971年出土于铜陵火车站基建工地。通高27.1匣米、口径13.9匣米,球腹蹄足,腹饰蟠虺纹和弦纹,并有对称两扉楼间隔,环形双耳,耳作双角兽面…[全文]
素面纹盉(春秋时期) 1991年出上于铜陵市郊谢垅,通高21厘米,口径14.5厘米。敞口袋足,上部呈盆状,下部鬲形,流短, 呈卷曲状,分两节铸造,上有连接插孔。[全文]
窃曲纹甗(春秋时期) 1956年出土于铜陵市区杨家山。甑高27厘米,口径36匣米,鬲高28厘米。甑鬲分体,甑直口折唇、索状双耳,腹饰一周窃曲纹,上下各有—道弘纹,甑底…[全文]
饕餮纹斝(商代前期) 饕餮纹爵和饕餮纹斝1983年月12月出土于铜陵县古湖乡童墩村,是铜陵,也是整个皖南地区迄今发现的两件年代最早的珍贵文物之一。爵为直壁平底,菌形单…[全文]
鸟纹铜尊(宋代) 铜陵市文物管理所1981年征集。该尊器体圆形,表面呈黑色,通高40.9厘米,口径20.8厘米,大口外侈,方唇圆滑,长颈,鼓腹,高圈足。肩部饰一周鸟纹…[全文]
兽足弦纹甗(西周) 1991年出土于铜陵县顺安镇,甗、鬲连体,中间无箅, 侈口,长方形双耳立于口沿。甗口高大腹深,腹饰雨花弦纹,鬲分档三柱足,足饰兽面纹由有两道箍形圈…[全文]
先秦时期铜陵已是长江流域著名的产铜区,地理上又处在吴头楚尾,故而—直是吴楚战争频繁之地。近年来的考占发掘中,陆续出土了30多件青铜兵器,主要为剑、矛、戈、镞等,时代为春秋到…[全文]
在近些年的考古发掘中,铜陵地区已陆续发现10多件铜铙和甬钟,分别出土于春秋时期的墓葬和窖藏,钟体大都较小,并且不成组。1993年2月在铜陵县董店镇双龙村西冲又发现了五件形休…[全文]
1981年出土于铜陵县钟鸣镇。通高51厘米,口径44厘米,敞口平沿,方唇鼓腹,沿上双立耳外侈,三蹄足。腹部雕饰兽面纹一周,共三组,中间用扉棱间隔,足膝部有两道箍形圈饰。全器…[全文]
八十年代初出土于铜陵县顺安镇。残破,大口沿外撇。束颈有肩,腹两侧有一对称龙首耳,呈扁状环体,腹部圜收成平底,其下有短圈足外撇。近肩腹部有三圈突弦纹,腹部饰一周鸟纹,下部饰一…[全文]
1989年7月出土于铜陵市郊谢垅。通高11厘米,流至尾长42厘米。匜的形状似瓢,呈椭圆形,平沿折唇,三蹄足,无盖。流口下沿有一个小钩形状突出,腹部饰一周环带状蟠螭纹,鋬为平…[全文]
1990年出土于铜陵机车工厂工地。通高15.3厘米、口径14.6厘米。该鼎平口折唇、直耳浅腹,腹饰变形窃曲纹三组,中间为蝶形纹饰间隔,三蹄足,该鼎同铜陵市郊谢垅出土的窃曲纹鼎相似。[全文]
1991年11月,铜陵市文管所征集。长柄圆斗,斗为平底敞口,内径11.5米,柄长26厘米,斗与柄连接处为葵形花边。[全文]
一对活泼可爱的娃娃系若肚兜,一手拿着芭蕉扇,一手紧握金元宝,呈现出调皮嘻闹的神态,欢乐祥和的气氛。经过巧妙组合,两个娃娃转化成四童戏耍,意趣盎然,惹人痛爱。在静态中,通过孩…[全文]
在欣赏举世闻名的战国曾侯乙编钟演奏时,人们无不流露出惊奇和感叹:悠扬的旋律,美妙的乐章,竟出自埋藏地下2400多年的青铜乐器,了不起!然而,更令人惊叹的还有安徽出土的另一种…[全文]
十字洞腹方卣,通高34.5cm,口径6.6cm,重3.54kg. 卣圆口微侈,长颈,方腹,圈足。有盖,盖钮作立鸟状。卣肩两侧各铸一浮雕卧鸟,双鸟背向,尾上卷与卣的提梁…[全文]
近日,瓷友万先生像往常一样,又到工地上转悠,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工地的角角落落。忽然,眼睛一亮,看到在一位农民工挖到的明代文化堆积层中,出现一件完整的兽耳瓶,体型不大,周身锈迹…[全文]
秦始皇诏文权,通高5.3cm,径4.7cm,重0.260kg. 此权圆台形,鼻钮。权身有18道瓜棱,棱间刻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221年)诏书14行,诏文曰:“廿六年,…[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