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汉是继秦之后中国封建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汉代经济、文化特别是手工业都比先秦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扬州作为汉代东南沿海铜资源丰富和手工业人才相对集中之地,在西汉官工业政策…[全文]
薛怀(1717—1804),字小凤,号竹君,晚号竹居老人,清中期淮安著名书画家,江苏桃源(今宿迁市泗阳县)人氏。其舅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边寿民。薛怀自幼在淮…[全文]
唐代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出现了阎立本、张萱、吴道子、周昉等具开创性的大家,可是流传至今的唐代人物画却寥寥无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便是享誉中外的珍宝之一。 《历代帝王…[全文]
玉,石之美也。中国人自古尚玉,正所谓“君无故,玉不去身”。从古至今,玉被各个时代的人们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在战国时期,玉更被视作“美德”的象征,诸子百家崇玉、王孙贵族爱玉…[全文]
陈容《六龙图》手卷(局部) 纽约当地时间3月15日晚7时,备受瞩目的日本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在佳士得纽约拍场如期开槌。南宋陈容的《六龙图》以4350万美元(约…[全文]
龙池竞渡图卷 局部 元 王振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人王振鹏的《龙池竞渡图卷》是一件“图文同步”作品,画面描绘的是宋徽宗崇宁年间三月三日开放金明池举行龙舟竞渡,皇帝与…[全文]
回望两宋,我们忍不住会发出“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的感叹。说起宋瓷,不少人一定会轻轻念出:汝、哥、定、钧、官……其实,宋瓷何止五大名窑。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宋瓷以…[全文]
青瓷是中国陶瓷家族中最大的一支,中国陶瓷最早就是从青瓷开始的,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的青瓷。 早期人们对瓷器色彩的追求是被动的,还不能主动地对烧造色彩进行掌控,所以只在偶…[全文]
卞山(一作弁山),在画家王蒙的家乡吴兴西北十八里处,那里山高林茂,景色幽美。他的外祖父赵孟頫和元初画家钱选,据记载都画过“卞山图”。他们的作品可能是引发画家王蒙创作的契机。…[全文]
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周昉,人们熟知其《簪花仕女图》和《挥扇仕女图》,然而其流失海外的《戏婴图》卷,同样是一件绝佳的精品。 周昉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显贵,先后…[全文]
嘉庆、道光年间,杭州的“松壶派”不为正统派画风所拘囿,形成了一种雅秀绝伦、似梦似幻的绘画新风尚。“松壶派”的创始人钱杜,生性闲旷,潇洒拔俗,屡掷千金,不为家计,随手散尽,还…[全文]
赵孟頫(元 :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赵贵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后又入元朝为官。死后被元英宗追封为魏国公,…[全文]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海派书画大师吴湖帆诞生120周年。上海龙美术馆日前在该馆的西岸馆推出特展“梅景书屋师生画展”,展出包括吴湖帆平生的经典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全文]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以其庄重典雅的造型,繁褥神秘的纹饰,形成一种狞厉之美,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但这些铜器大多以礼器为主,属庙堂之器,是古代青铜艺术的珍品。除此之外,尚…[全文]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一九八二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南岳山高林密…[全文]
这是一件金代红绿彩小碗(见图),高3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3.3厘米;敞口,圆腹,圈足。通体施白釉,碗内壁绘红花绿叶图案,近口沿处画红彩双弦纹。外壁可见右下拉坯纹,釉表显土…[全文]
光绪一朝窑业复兴,御瓷品种多有增益。 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只清光绪款粉彩寿桃贯耳瓶(见图),于传统的粉青釉贯耳方瓶腹部细绘粉彩寿桃纹而成,为新出之品。其桃树苍干…[全文]
吴镇的《墨竹谱册》共22页,前两页以草书书写苏轼《题文同画偃竹记》,后20页画各种姿态的墨竹,每幅又以行草书题写画墨竹的要诀、心得与诗句等。 吴镇除擅画山水之外,兼长…[全文]
《古诗十九首》中的“阿阁三重阶”汉代黄釉陶楼 两汉时期的扬州先后有十几位王侯分封于此,境内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百工汇集,是当时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古诗十…[全文]
繁昌窑坐落在皖南繁昌县城南一个名叫柯家村的山冲之间。相传五代时由柯氏两兄弟创建,故此这个窑烧制的产品中也有“柯大、柯二”之说,因宋时繁昌曾隶属宣 州,而史料中又有“宣州窑”…[全文]
清代晚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制瓷业失去了往日辉煌,瓷器在造型、胎质、釉料上都显出代有不如的现象。然而,此时出现的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几位名家却另辟蹊径,将景德镇瓷业…[全文]
这件清康熙洒蓝釉观音尊(见图),高21.8厘米,口径8.2厘米,底径10厘米,色釉纯正,曲线流畅,形体规整,古朴雅致,不失为一件清代康熙时期洒蓝釉瓷器的珍品。 这件观…[全文]
弘仁的《节寿图轴》山水画,是一幅画在绢上的比较早的作品。画家51岁的时候画的,风格面貌已经成熟,松树干上有皴擦,石头做了渲染,画得很生动。特别是水,画得有一层一层流动的感觉…[全文]
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珐琅彩瓷是极为名贵的品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尤其在清代,珐琅彩瓷一直是专为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更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全文]
王渊 桃竹锦鸡图轴 元 纸本 102.3×55.4cm 元代花鸟画在取景与造境上承袭了宋代全景花鸟画的传统,但在赋色上变华丽为单纯,以墨代色,以勾、皴、点、写等较为丰…[全文]
元钧贴花炉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相对较短,这一时期除了大名鼎鼎的元代青花瓷外,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实际上仍然是磁州窑系、钧窑等瓷种。其中钧瓷在经历了两宋的发展、鼎盛,…[全文]
《紫金研帖》为米芾于靖国元年(1101)以后所作,此墨迹纸本,纵28.2厘米,横39.7厘米。其上钤有朱文“司印”半印,即“典礼稽察司印”,白文“朝鲜人”“安歧之印”鱼雁形…[全文]
杨竹西小像 元 倪瓒 王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现代人喜欢拍照,过个春节手机内存塞满的不在少数。有了自拍杆和美颜,照片更是美不胜收——这是重视自我存在的时代:我们美化自…[全文]
《睢阳五老图题跋》册 作为中国画史上的传世名品,《睢阳五老图》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五位长寿、功成退隐的北宋老臣肖像,古代文人士子的人生楷模,千年流传间的种种遭际,图跋离…[全文]
设色菊花图(国画) 169×85厘米 朱翊鈏广西柳州博物馆藏 有明一朝(1368—1644),藩镇文化是独树一帜的文化奇葩。封藩于江西建昌府(今江西省南城县)的益藩,…[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