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彩瓷是金代创烧的珍贵瓷器品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一件金代红绿彩小碗(见图),高3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3.3厘米;敞口,圆腹,圈足。通体施白釉,碗内壁绘红花绿叶图案,近口沿处画红彩双弦纹。外壁可见右下拉坯纹,釉表显土蚀痕。小碗器型规整,色彩艳丽,花叶灵动,民韵浓郁,旧气十足,是一件开门的金代红绿彩瓷佳作。

 

  这只红绿彩小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红绿彩瓷是以白釉为底色,用红绿等彩勾画纹饰二次入窑烧成的瓷器,是我国最早的釉上彩瓷。金代时在黄河流域的磁州窑、钧窑、耀州窑等窑系中均有烧制。1127年,女真人建立金朝,入主中原后,采取灵活积极开放的民族社会政策,融合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促进了传统文化陶瓷工艺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红绿彩瓷应运而生,为当时创烧的珍贵瓷器品种。而这只红绿彩小碗则是这段历史的实物见证。

 

  红绿彩小碗,个性鲜明,独具特色,洋溢着强烈的民风乡情。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称道:

 

  一是色彩艳丽,大俗大雅。金代工匠大胆运用红绿彩绘入瓷,与两宋皇帝推崇的清净典雅的单色釉迥然不同。此碗以红彩勾勒花朵,以绿彩点缀其中,勾红点绿,红主绿辅,红薄绿厚,对比强烈,民韵浓烈,令人耳目一新,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对后来彩瓷发展和大红大绿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是画风简捷快速,质朴凝练。此碗红花绿叶图案体现了金代创新的画风。笔触快捷,线条动感,色调流畅。金代工匠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挥洒自如,既有抽象写意,也有粗放写实,用笔不多却神采飞扬,把内心的感受,美的体验,生活中所见所闻皆绘入瓷中。绘画充满了生活情趣与激情。清新明朗的画风,体现出金人的豪放性格,在金代一直流行。红绿彩瓷成为市井乡野百姓的崇尚美器。

 

  三是上下结合,工艺创新。这件红绿彩小碗展示了金代红绿彩瓷崭新的装饰工艺。金代工匠发明和创造了陶瓷彩绘工艺中将釉上彩与釉下彩共同用于装饰的新方法。并且制作中红绿彩瓷经两次入窑烧成,第一次高温烧瓷和釉下彩的轮廓线,第二次低温烧彩。于唐宋时期三彩二次低温入窑方法不同。红绿彩是中国陶瓷最早的釉上釉下彩结合的瓷器。红绿彩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金代陶瓷品种,还极大拓展了中国陶瓷的审美领域,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小碗虽小,但意蕴非凡。

 

  (北京 陈炎青)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