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图的千年百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睢阳五老图题跋》册

 

  作为中国画史上的传世名品,《睢阳五老图》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五位长寿、功成退隐的北宋老臣肖像,古代文人士子的人生楷模,千年流传间的种种遭际,图跋离散分藏两国四馆的现状……

 

  北宋仁宗时的五位名臣杜衍、王涣、毕世长、朱贯、冯平致仕后,归老睢阳(今河南商丘),宴集为五老会,赋诗酬唱。据五老的诗作显示,他们在睢阳宴集时,已是“五人四百有余岁”。其中最为年长的是司农卿致仕的毕世长,乃真宗时期名相毕士安之子。而说到名相,五老之中名望最高的杜衍正是北宋庆历新政时期的宰相,以太子少师致仕,有贤明清廉的美誉。欧阳修、范仲淹、韩琦、苏颂等北宋政坛的重要人物都得到过杜衍的赏识,是其门生和好友。沧浪亭主人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值得一提的是,杜衍也是一位书法高手,晚年尤工草书,深受书法名家蔡襄推崇,两人有和诗赠茶的情谊。

 

  当时画家为五人绘成图像,称之为“睢阳五老图”。钱明逸于至和丙申(1056)为之作序。此图近千年来流传有绪,宋元明清诸多名家为之题跋。20世纪上半叶,《睢阳五老图》原图及部分题跋流落至美国,王涣和冯平像保存在弗利尔美术馆,杜衍和朱贯像保存在耶鲁大学美术馆,毕世长像及部分题跋保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据收藏家孙煜峰手稿《弘一斋骨董琐录》1942年3月9日载,孙先生以重金购藏《睢阳五老图》册。《睢阳五老图》册为蒋汝藻(1877—1954)旧藏,分上下两册,上册真本,即《睢阳五老图题跋》册;下册副本,即明朱集璜《录睢阳五老图题跋》册。1965年,孙煜峰将《睢阳五老图》上下两册一并捐赠上海博物馆。

 

  《睢阳五老图》册近千年来流传有序,前有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钱明逸作序,后有南宋蒋璨、黄缨、杜绾、谢如晦、钱端礼等宋元明清诸多名家题跋。然而,原图及部分题跋何时散落海外,同时,又是谁将尤求摹《五老图》,并文徵明引首、郑文康录十八家题跋、周伦及王世贞跋,从下册移配入上册之中呢?

 

  吴湖帆在图册后题跋:“溧阳狄氏(狄学耕)藏书画至富,以王叔明《青卞隐居图》及此《睢阳五老图》册为压箱秘宝。曼农先生(狄学耕)官江西时因此夺官,事详平子丈(狄葆贤)《青卞图》跋。曩岁,余与丈共预故宫审阅书画之役,每言及此辄唏嘘不置。后于吴兴蒋氏(蒋汝藻)获观此册,未几而又观于吴兴张氏(张珩)。迄今五六载,再观于澄江孙氏(孙煜峰)矣。故家文物流传易主之迅,未有若此者也。壬午(1942年)夏日,孙邦瑞兄言及是册为其胞兄煜峰先生所得,珍惜逾恒,不轻示人,可为是册庆所归矣。癸未(1943年)暮春之初,携示寒斋,快赏旬日。愿煜峰将欧阳文忠公等北宋名贤十八家诗题物色合浦之珠,以弥四百年分镜之憾,尤为快举,则不独五老之幸也。又五老宋画原象藏狄氏时尚存,闻为吴兴蒋氏(蒋汝藻)分售欧美,不知何日得庆完璧,千载功罪自有定评。煜峰先生其永宝之。倩庵吴湖帆谨识。”

 

  可知,《睢阳五老图》册曾一度被狄学耕宝藏,后辗转经蒋汝藻收藏。吴湖帆题跋中提到孙邦瑞言及其兄孙煜峰收得此图册的时间是壬午(1942年),与孙煜峰手稿《弘一斋骨董琐录》记载相符合。同时,又提到五老宋画原像被蒋汝藻分售欧美的传言。

 

  《郑振铎日记》1943年5月11日记载,在吴湖帆家见尤求摹《五老图》,并且提及“此图真本,尝归蒋孟苹(蒋汝藻),蒋拆下《五老图》,分售美、法,而留存题跋真迹,复配以尤氏摹本,归之张葱玉。去岁(1942年)葱玉售之集宝斋,今归孙氏”。郑振铎日记记载较吴湖帆跋文更为详尽,不仅提到蒋汝藻将《五老图》分售欧美一事,同时言及蒋氏将下册中的尤求摹《五老图》移配入上册之中,以补其真本缺图之遗憾。

 

  此后,重新移配组合的《睢阳五老图题跋》册辗转归张珩收藏。《张葱玉日记·诗稿》1938年6月14日载:“七叔(张乃骥,字叔驯)以宋人《睢阳五老图题跋》册、梵隆《白描罗汉》卷、唐人《草书写经》卷、文徵明《寒林钟馗》轴、文嘉《山水》轴、文伯仁《云山待隐》轴、陈沂《山水》轴、石溪《山水》轴、卞文瑜《山水》轴、罗两峰《佛像》轴,汤雨生、瞿木夫合作《竹石》轴,抵予旧欠万元。”可见,此册在1938年归张珩宝藏之前,还曾一度归张乃骥所有。1942年,张珩将此册售予集宝斋,同年孙煜峰将此图册收入囊中。

 

  总之,《睢阳五老图》册虽在近代命运多舛,惨遭图跋分割的厄运,然而,孙煜峰竭力将《睢阳五老图题跋》册保存完好并做了大量的研究性笔记,最终将此册无私地捐赠给国家。至此,《睢阳五老图题跋》册归上海博物馆宝藏,避免了再次颠沛流离乃至失散殆尽的命运,诚乃不幸中的万幸。

 

  《睢阳五老图题跋》册对于研究《睢阳五老图》近千年的流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册中保存的历代名家法书珍品,对于书法、文献、文学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孙煜峰对《睢阳五老图题跋》册的鉴藏与捐赠,无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文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