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朝代,在中原传统文化和宋、辽、金文化的影响下,对传统的制玉制度和琢玉工艺十分推崇,他们仿效宋代官办玉制度,并用现有的制玉技术,设置了专门督办制玉机构。元代…[全文]
在号称“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度假,享受着阳光、沙滩、海浪以及巴厘岛的发呆,但是作为一个文物收藏爱好者来说,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参访当地的博物馆是必修的课程。凭借着手机…[全文]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外孙。他善画山水,亦工诗文书法,在书法绘画上自幼受到外公赵孟頫、…[全文]
赵孟頫有着深厚的学养和功力,不仅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主张,并且还把它和“不求形似”的士大夫画相结合,再融以“师法自然”,就此奠定了元代文人画的理论基础。明人王世贞曾说:“…[全文]
董其昌的《夏木垂阴图》 明朝后期 轴‧纸本‧水墨画 ,321.9 x 102.3 公分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 根据董其昌自题,本幅是观董源之画后追…[全文]
文征明的《古木寒泉》,1549 年,轴‧纸本‧设色,194.1 x 59.3公分,现藏于台北故宫。 《古木寒泉图》中,一棵松树及一棵柏树依靠着生长,柏树的枝干张牙舞爪…[全文]
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当中的重大转折点,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器形多样,装饰手法繁多,釉彩各异,烧制技术是革命性的创造,开创明清和现代瓷器的新格局,以至于影响到…[全文]
从元代开始,随着文人进入画坛,绘画的材料由原先的绢本渐渐改用了纸本。绢本利于勾勒、渲染,而纸本较粗糙,笔墨易出现迟涩、松毛感,因此也就形成了元代绘画“干笔皴擦”的笔墨特点。…[全文]
许昌金雨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窑口:定窑 年代:北宋 规格:口径14厘米 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文房用具。这件定窑洗敞口,斜腹,卧足,近底处内折。细白胎,施满釉,釉色白中闪…[全文]
吴湖帆《万松金阙》 文化意蕴是任何艺术作品中审美的具体体现,它的高下雅俗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价值。特别在传统中国画中,在论述中国画概念的时候,我认为,冠以国名的“中国…[全文]
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 …[全文]
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碗 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为流行的花纹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春秋战国多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魏晋至隋代,莲瓣纹常用堆塑手…[全文]
加彩陶又称“彩绘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就有出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朱绘黑陶较为突出,从总的类别上也可以归于“彩陶”。 加彩陶又称“彩绘陶…[全文]
该盘(见图)是宣统时期景德镇官窑生产的色地彩瓷器,为清宫旧藏器物。其制作工艺精良,造型优美,釉色鲜亮匀净,黄绿色彩搭配协调,是比较典型的宫廷御用品。盘高3厘米,口径13厘米…[全文]
定窑印花双鱼花卉大盘 此盘直径30厘米,敞口,平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无釉处镶铜口;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器里内壁口沿处模印弦纹三道,下饰缠枝卷草牡丹纹,盘心正…[全文]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简称“提梁银罐”)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镇馆之宝。1970年10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银器是上世纪唐代金银器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们不但全面反…[全文]
苏州博物馆于2012年正式启动"吴门画派"四大家系列学术展览。今年推出的展览主题是"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并将于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2月17日与观众…[全文]
瓷器藏品经典之作 雍正款珐琅彩珊瑚红地花鸟象耳尊 一双巧手,携一抔净土,经揉泥做坯到开窑检验打磨,十多个步骤才得一件精美瓷器。世人都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但是在中国五千…[全文]
60年代初,正是张大千技法自大写意臻至泼墨泼彩之过渡期,遂屡以大幅荷花为试验,如八屏通景巨荷即出于此时。本幅构图简洁,用笔纵放无拘,大开大阖,而墨韵淋漓,浓淡相宜,得天然真…[全文]
提起青铜器,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鼎”,既有楚庄王“问鼎中原”的雄心勃勃,或者“司母戊鼎”的巧夺天工。中国古代青铜器家族,除了盛名在外的“鼎”,还有很多。仅按用途,就可划分为…[全文]
此罐高11.3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5.7厘米。婴戏图上,儿童的头上部或后脑勺特别大,头与身体的比例不匀称,是嘉靖、万历时期人物纹的一大特点。釉底内署青花双圈“福寿康宁…[全文]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绘画书法造诣最高者。他善画花鸟,书法方面的成就也极大,最大成就是独创了“瘦金体”。不过,正像擅长草书的张旭经常被人忽略他所写的楷书《尚书省郎官石记…[全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存于鹤壁博物馆的元代白釉褐彩题字罐的分析,来探讨其雅俗一体的特质,从分析器身题诗来探讨民窑瓷器“雅化”的一个变式。 关键字:题字罐 雅俗一体 雅化 …[全文]
作为名画家的谢稚柳,山水、花鸟、人物俱擅,尤以山水、花鸟最为特出,其涉猎山水虽晚于花鸟,但成就颇大,他的山水从五代的江南画派入手,再转到宋元画风,晚年更创以落墨法,迥出新机…[全文]
“因为钩摹的墨本是直接从原迹上勾勒填墨而成,最为接近王羲之书法的原貌,因而尤显珍贵,世人将唐摹本羲之帖视同王羲之真笔”。事实上,除了颇受历代书法家的喜爱之外,王羲之在中国书…[全文]
这件清官窑仿黄花梨木釉桶为日本重要私人藏家收藏,是现代已知日本公私出版著录中清雍正、乾隆木纹釉仿生瓷中最为著名的一件,在日本举办的各类清代重要瓷器展览中曾多次出现。 …[全文]
这件青铜鎏银高足杯,宁夏海原县出土。据《光绪海城县志》记载,海原县城宋名天都寨,夏改为东牟会,元名海喇都,明初以地赐楚王,又名海城。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认为海原县城之元名海喇…[全文]
在安徽博物院展厅里有一件唐代绞胎瓷枕(见图),因其纹理杂揉变幻,图案繁而不乱,神韵自然天成,而备受专业人士啧啧称赞,吸引无数观众驻足观赏。 这件瓷枕高7.1厘米,长1…[全文]
谢稚柳 《山水》 华文漪(b.1941),著名昆剧演员,上海市戏曲学校首届毕业生。她从小受教于朱传茗等“传”字辈艺术家及俞振飞、言慧珠等名师,主攻闺门旦,技艺精湛才华…[全文]
清乾隆款御制矾红三清茶诗瓷碗 清朝历代皇帝嗜茶,宫廷饮茶之风盛行,宫廷内务府专门设有“御茶房”。其中以乾隆皇帝嗜茶闻名,品茶鉴水有独到之处。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于乾隆…[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