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瘦金之外的率性之笔 读《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绘画书法造诣最高者。他善画花鸟,书法方面的成就也极大,最大成就是独创了“瘦金体”。不过,正像擅长草书的张旭经常被人忽略他所写的楷书《尚书省郎官石记序》、擅长行草的王铎所写的隶书经常被人遗忘一样,赵佶的《草书千字文》相较于他的《楷书千字文》而言,很少被人提起。但其实,擅长“瘦金”的宋徽宗,其率性之笔同样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赵佶《草书千字文》,纸本,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作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那年,赵佶刚好40岁,书法上的技艺已日趋娴熟。整幅作品草法飞动,变幻莫测,一气呵成,气势非凡;用笔疾徐缓冲,提按顿挫,轻重粗细,方折圆转,极具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如同一首优美奔放的交响乐以书写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赵佶的草书世不多见,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草书团扇上的两句“掠水燕翎寒自缚,随泥花片湿相重”共同考察,可看出其法出自张旭、怀素狂草一派,瘦劲挺拔,不离规矩,与怀素更为接近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卷《千字文》是写在全长达三丈以上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上的。在今天看来,一幅长达三丈余的手工麻纸似乎没什么新奇,可我们的老祖宗居然在八百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制造出这样长尺度的精美用纸,却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且,根据对实物的观测,描金云龙笺上的图案,是宫中某位不知名画师用尖毫画笔蘸金粉一气呵成的,所花的精力之巨可想而知。可以说,不仅赵佶狂草千文本身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它有关的各项工艺也几乎是空前绝后的稀世杰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