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元代王蒙《梦梅花诗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外孙。他善画山水,亦工诗文书法,在书法绘画上自幼受到外公赵孟頫、外婆管道升等人的熏陶,诗文书画皆有家传。王蒙博学多才,诗文书画功底很好。其绘画主要师法五代的董源、巨然的画法,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大师,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并称为“元四家”。

 

  王蒙的书法造诣极深,一是家学所传,二是天赋超人。他主攻山水,但他自小十分重视书与画的关系,这是他刻苦攻书的潜在因素。流传至今的诸多书法作品中,风格大多似赵孟頫。他诸体皆能,楷、行、草体之外,亦搜篆书和隶书,有时又在其画作上以篆、隶书体题识。特别到了晚年愈见其功力,出神入化,形成了自己遒劲姿媚的独特风格。倪瓒十分欣赏他的书法,曾在他的作品中赞题道:“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这幅王蒙行草《梦梅花诗帖》(见图),是一件最能反映他书法风格的作品。帖上诗云:“曾向罗浮认得真,华胥仿佛旧精神。翠禽栖老千枝雪,冻蝶惊回万古春。十里暗香云漠漠,一溪流水月粼粼。要知金鼎调羹客,元是商岩版筑人。”此诗为王蒙与好朋友杨维桢、张光弼、刘时可等文人雅士一起聚会时的即兴唱和之作。是卷奇逸潇洒,雄遒苍健,笔墨柔婉有致,章法错落掩映,全卷还能看到随时变换书体,或行或草,或疏或密,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不论采用何种书体,都能以相应的笔法应用自如,得心应手,风格已完全脱离赵孟頫藩篱,显示其庐山真面目,可惜已不多见,所谓真率处能见真精神。所以《梦梅花诗帖》,乃是王蒙一幅不可多得的书法佳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