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白釉雕瓷蒜头瓶 雕瓷,是在瓷器上雕刻画面的一种工艺手段。清末时,景德镇民间擅长雕瓷工艺的匠人很多,手法多用圆雕、镂空雕、浮雕和捏雕等,刻烧成的瓷质晶莹剔透,硬度极高,广受青睐。 在清朝中期,雕瓷工艺的手法较为单一,基本上以平刻为主,在点线之间构图,较为扁平化。至清朝末年,随着国运衰微,景德镇官窑也由盛转衰,官窑工匠流落民间,有了更大更多的创作自由,带出了许多民间制瓷大师,如专门从事雕瓷...
陈国治雕瓷人物纹笔筒 此笔筒为清道光年间所制,高14.2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14.5厘米,苏州博物馆藏。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淡雅,釉面洁净,好似象牙的呈色。刀法一丝不苟,刻画入微,眉髯丝丝毕现,衣纹流畅明快。作者凭借高超的雕塑技艺,采用高浅浮雕结合的手法,使前后重叠处有空间感,将画面人物立体化,有线条动感。器底有“陈国治作”阴文楷书刻款,以及“觉园珍玩,道光丁未岭海冯子良志”墨铭。 ...
笔者收藏有一件署有“陈国治作”篆书刻款的降龙罗汉白釉雕瓷笔筒(见图)。笔筒高15.5厘米,直径9.5厘米,通体白釉。作者以娴熟的刀法雕刻一挥舞禅杖的罗汉,正在降伏一盘旋在苍松上的巨龙。罗汉怒睁双眼,神态威严,怒不可遏。巨龙在云松中俯首贴耳,眉须下垂,利爪无力,尾部还在松枝上盘旋,而头部却低垂到罗汉脚下,好似刚刚还在云松中叱咤风云,而被罗汉顷刻降伏。整个画面采用高浅浮雕技法,特别是罗汉头部高浮雕显出...
这件酱黄釉雕瓷云鹤图笔筒,高11.8厘米,直径7.6厘米,表面雕刻了十朵云、三只鹤。所雕的十朵云,呈蝌蚪状,圆圆的云头都拖着长长的尾巴。所雕的三只仙鹤,则有三种不同的飞行姿势:一只鹤的头伸向天空,双腿下垂,正向天空高飞;另一只鹤的头伸向前方,双腿向后,正展翅向前飞翔;还有一只鹤的头和身体呈扭曲状,头在下,双腿在上,正在天空盘旋。三只鹤的形象生动、逼真,很有艺术感染力。 该酱黄釉雕瓷云鹤图笔筒...
清代晚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制瓷业失去了往日辉煌,瓷器在造型、胎质、釉料上都显出代有不如的现象。然而,此时出现的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几位名家却另辟蹊径,将景德镇瓷业中的雕刻技法与中国绘画和明清竹刻艺术结合,同时吸收西方雕塑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雕瓷。雕瓷亦称瓷雕,雕瓷器是在已成型但没有上釉的白瓷坯胎上,用堆、雕、镂、贴、剔、削、刻等手法,精雕细琢出花鸟、山水、人物等造型或纹饰,然后再施以极薄...
民国时期的仿古瓷风行一时,究其主要原因,当为官窑瓦解之后,官窑良工四散而流入到民间,以前想仿而不敢仿的官窑瓷,如今但仿无碍。《饮流斋说瓷》“自(清代)末叶至近日所仿至为进步,一由官窑良工四散,散令废驰,从前所不敢仿之贡品,今则无所不敢也。”景德镇制瓷业仿造清代官窑产品一时成为风尚,也是当时的主要行业,仿古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国瓷器生产的水平。 镇江博物馆所藏民国仿乾隆五彩双龙耳雕瓷葫芦瓶(...
粉彩雕瓷鸭,清乾隆,高9.4cm,底长10cm。 瓷鸭昂首伏卧,张口卷舌,一翅扬起,尾羽上翘。全身以粉彩装饰呈白色,双翅及尾羽为淡灰色,喙及双蹼为黄色,并以黑色点睛。头、颈及腹下以篦划出羽毛纹,背、双翅及尾羽则凸雕翎毛。下腹及足底平坦,无款识。 各种以动物为造型的瓷器在生产工艺上都较为复杂,传统的成型工艺有模制、雕塑、捏制、分体粘合等不同手法。该鸭采用雕塑成型法,在装饰上则集合篦划、彩绘等多种...
图1 图2 图3 雕瓷是一种以镂雕、浮雕等技法对瓷器进行图案装饰的一种工艺,其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清代乾隆时期是雕瓷工艺的一个高峰,而道光、同治年间雕瓷技艺则更趋成熟,涌现出了王炳荣、陈国治、李裕元、李裕成、黄戚福等一批雕瓷名家。而且他们常在作品底部刻上自己的名款,成为这一时期雕瓷作品的风尚。笔者要介绍的这件李裕成款苹果绿釉雕瓷扁瓶,就是其中一件代表作。 该瓶高13.4厘米,瓶口长...
清代瓷器以康、雍、乾三代最为精美名贵,无论仿制古瓷和创烧新瓷都几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因此也成了后世竞相仿造的对象,仿品也多书写清三代年号款。笔者的一件“炉钧天青釉雕瓷赏瓶”,就属此类制作。但它又不属简单重复样本的一般仿品,细细欣赏品玩,意趣良多。 造型。仿自清代官窑的赏瓶。高27.5厘米,撇口、长颈、鼓腹、圈足,底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赏瓶(又名玉堂春瓶)是始于清代雍正朝特别设计创...
唐三彩陶马 曹旭峰 摄 近日,在湖北省收藏市场举行的“武汉走进博物馆活动月”民间鉴宝活动上,一件历经千年唐三彩陶马现身,揭示了唐失传“雕瓷抓泥浇釉”的创烧技法。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尊唐三彩陶马高约40公分,长约50公分,周身大部以蓝绿釉点缀,马首笼头配上浅褐色嚼饰物,马前胸贴有圆雕宫铃椒花。马座后则贴“心”字经文花泥,马的造型给人一种盛唐雄马的震撼感。虽然历经千余年,色彩依旧艳丽。 古玩鉴赏...
雕瓷仿生:精品难求 在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一件清代的黄灵岫雕瓷砚山,估价50万至8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01.2万元。此作施铁褐色釉,釉色和造型皆仿天然灵璧石,惟妙惟肖。器表嶙峋,满布皴褶、纹路与凹坑,砚山高绝,兀立峥嵘,石势纵恣,又有险峻幽壑、贯通透洞穿凿于其中,于方寸之间收摄大化山水,意境高超,可谓巧夺天工矣。 雕瓷精品力作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出现必然受到藏家的激烈追捧。从目前...
雕瓷与瓷塑同源,是陶瓷装饰技法之一。通过镂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在瓷器上刻出纹饰来凸现立体图案。雕瓷工艺兴于乾隆,盛于道光同治年间,清代雕瓷产品已广销国内外,景德镇是我国重要的雕瓷产区之一。由于此类藏品具有历史和文人气息,价值一直呈上升趋势,每年保持着20%的涨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