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罗汉白釉雕瓷笔筒
笔者收藏有一件署有“陈国治作”篆书刻款的降龙罗汉白釉雕瓷笔筒(见图)。笔筒高15.5厘米,直径9.5厘米,通体白釉。作者以娴熟的刀法雕刻一挥舞禅杖的罗汉,正在降伏一盘旋在苍松上的巨龙。罗汉怒睁双眼,神态威严,怒不可遏。巨龙在云松中俯首贴耳,眉须下垂,利爪无力,尾部还在松枝上盘旋,而头部却低垂到罗汉脚下,好似刚刚还在云松中叱咤风云,而被罗汉顷刻降伏。整个画面采用高浅浮雕技法,特别是罗汉头部高浮雕显出立体感,罗汉衣服上飘动处极具动感,龙身鳞纹和苍松上的嶙峋苍劲质感精致逼真,雕至最薄处几可剔透,显示出一代雕瓷大师的非凡功力。底款“陈国治作”篆刻纯属手工雕刻,从上方横框略显倾斜处可以看出不是印款。然而款字雕刻犀利熟练,字体苍劲有力,为仿刻者所不能及。
陈国治,清道光时安徽祁门人,以画法雕瓷,海内无两,名重一时,又不轻易制作,每一器在当时值数十金,被誉“瓦缶胜金玉,布衣傲王侯”。因其性格刚傲,后因骂贼而遇害,其所制品散亡殆尽,真品难求。民国陶务监督郭葆昌曾说:“南有陈国治,北有王炳荣,雕瓷赛金玉,出手王侯轻”。可见陈国治真品雕瓷的珍罕。
此笔筒雕工一流,而更让人震撼的是它的题材内容。“降龙罗汉”这个题材在封建帝王自封为真龙天子的时代是极其少见的。我们常见的是威严可惧的龙的形象,而在这里龙被雕刻成一个被罗汉降伏的形象,可见作者苦心用意所在。作者陈国治生活在清末时期,此时外强入侵,清政府腐败无能,作者以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冒死抨击当朝腐败无能的胆略,以精湛的雕工技艺在文房用具上雕刻出这样一个题材,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清政府的愤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希望能天降罗汉或者是中国能出现一个像罗汉一样的伟大革命人物来降龙伏虎,推翻腐败的清政府,重建一个富强太平新中国的愿望。作者能自署其名,更显示了不畏强暴的勇气。根据陈国治性格,联系到这个笔筒的题材内容,可确定为陈国治的精心之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