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将蛇头吞进嘴里,一旁的游客吓得“花容失色” “蛇围巾”,够时尚 8月26日上午5时许,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蛇王庙里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当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每年的这一天,樟湖镇都要举…[全文]
8月22日,由沈北新区政府主办,易居中国克而瑞承办,沈阳晚报、新浪沈阳房产、地产观察、交通台97.5全程支持的以“见证沈北发展历程,体验沈北生态环境”为宗旨的“2009百万市民看沈北”活动为数…[全文]
中山网讯 有200多年历史的古镇“云龙”日前获省文化厅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待专家评估后云龙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镇六坊云龙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到香港、澳门表演过,名声一度享誉…[全文]
我市7项目冲刺国家级“非遗” 25日,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继卓筒井深钻汲卤技艺、徐氏泥彩塑和沱牌酒传统酿制技艺3个项目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今年,我市又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审…[全文]
近日,在山东省公布的第二批“非遗”项目入选名录中,东明县申报的民间文学类《庄子传说》、民间舞蹈类《羊抵头鼓舞》、曲艺类《小曲子》、传统游艺竞技类《佛汉拳》、民间手工技艺类《蓝印花布》五个非遗项目入选,入选率在全市乃至…[全文]
宁海平调、十里红妆、泥金彩漆、前童行会、宁海舞狮……提起我县的这些民间古老艺术,宁海人耳熟能详。近年来,我县在创建文化强县战略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抢救和保护了50个国家和…[全文]
中新社澳门八月二十六日电(记者 龙土有)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向澳门民众展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与江苏省文化厅合作,即日起于澳门卢家大屋分期展演多项江苏省传统民间工艺。 首期展演…[全文]
经过古交市文体局对全市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的科学考证和认真评审,古交市政府于近日批准确定“武四新剪纸艺术”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古交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3月15日到6月30日,古交市文体局多次组…[全文]
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省份,目前已有62项(101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3%,是全国排名靠前的省份。这是祖先留给贵州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我们必须增强保护非…[全文]
六安市文化部门近期搜集、整理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确定12个项目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市这次申报的项目分为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曲艺等类型,分别是:寿州锣鼓、思帝乡锣鼓、金寨古碑丝弦锣鼓、六安锣鼓书、紫金砚制作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