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锡伯民俗 解民族风情
8月22日,由沈北新区政府主办,易居中国克而瑞承办,沈阳晚报、新浪沈阳房产、地产观察、交通台97.5全程支持的以“见证沈北发展历程,体验沈北生态环境”为宗旨的“2009百万市民看沈北”活动为数百位热心沈城市民奉上了一道民俗大餐。
当天活动内容以“观锡伯民俗解民族风情”为主题,数百位市民来到了锡伯族发祥地之一的兴隆台镇,共同参观了锡伯族农家院、锡伯族纪念馆、锡伯族西迁广场等景点,不仅深入详尽地了解了锡伯族的变迁、听到了锡伯族古老的传说,还共同玩起了传统的歘嘎拉哈游戏,大家在活动中尽情享受着休闲的乐趣。
据沈北新区文化馆资料记载,锡伯族发祥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经时代发展,至明清时,不曾南下的鲜卑人后裔转衍为锡伯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锡伯族人口不足两万。
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锡伯族为83629人,分布于辽宁、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北京等地。当年居住在沈北新区的锡伯族人大多数是康熙38年~40年,从伯都讷迁移而来,属于满八旗,享受清政府的优厚待遇,迁到此地之后,锡伯族人从事农耕,安居乐业。他们讲述的自己祖先的传奇往昔,经过历代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今天的锡伯族民间故事。
近年来,沈北新区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锡伯族西迁纪念馆、西迁广场、牌楼、群雕等,以及举办各类纪念活动,旨在追怀历史,弘扬锡伯族文化,增强沈北新区的文化底蕴,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目前,锡伯族文化的挖掘、传播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并运筹组建锡伯族文化研究基地,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特别是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传播锡伯族文化,群众不断地感知、认同、接受,并转化在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行动上。
本次活动的目的地兴隆台镇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镇,作为锡伯族人的发祥地之一,兴隆台镇的原生态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全镇街面上, 80多家大小店铺的招牌上写着锡伯文;镇中心学校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要学习锡伯语,学校还有射箭队;这里的锡伯族少儿歌舞团“慕克登”(满语“沈阳”之意)排练的锡伯歌舞《蝴蝶与少年》,在全国仅一等奖就拿回十多个;另一个锡伯族歌舞“喜利妈妈的传说”入选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还有锡伯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鹿头琴”;有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西迁纪念馆;特产“弓箭牌”锡伯贡米出口日本、美国。在沈阳每年都举办的锡伯族西迁节纪念活动中,这个镇的歌舞演员都担任绝对的主力。
沈北新区点燃锡伯族文化民间活力
故事里感受历史变迁游戏中回忆童年快乐
沈北新区近年来利用自身拥有的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将精品与特色产品相结合,逐渐打造了以锡伯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休闲旅游产业,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参加本次活动的沈城市民多是慕名而来,希望能够实地了解锡伯族的历史变迁、听一听锡伯族历代相传的民间故事,玩上几把传统的歘嘎拉哈游戏。
矗立在锡伯族西迁广场的正身铜像,犹如向人们展示着锡伯族祖先在1764年向新疆伊犁西迁时的伟大壮举和“屯垦戍边”的丰功伟绩,令人敬佩。锡伯族导游员带着广大市民参观了锡伯族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古代锡伯文物等;在模拟西迁地形图前,解说员详细给市民们解说了锡伯族西迁的历史。
锡伯族民间故事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源于锡伯族人讲述的自己祖先的传奇往昔,经过历代的口耳相传而形成。故事充分反映了锡伯族的民族特色,透过故事的内容,可以追溯锡伯族产生、发展的历史和民风民俗形成、演变的过程,了解锡伯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背景,是研究锡伯族发展史的宝贵资料。很多市民对这种已成为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式早就抱有浓厚的兴趣,对于平时只能通过阅读故事选集的他们来说,今天能够实地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述是相当难得的机会,大家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听到精彩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歘嘎拉哈是当天活动最令大家放松的一个环节。嘎拉哈是锡伯族一项古老的传统游戏,作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活动世代传承,并于2008年被列为沈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年轻人来说,歘嘎拉哈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游戏,基本上都没有玩过,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连看都没看过,但这种已渐渐远离我们的老游戏却让那些已经步入中年的人们兴奋不已。大家三五成群围坐在广场上,用娴熟的技艺将传统老游戏演绎得尽善尽美,也使自己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快乐的童年。而年轻人也很快被这种老游戏所吸引,经过短暂地摸索也很快加入到游戏中来。
告别锡伯族民俗村的时候,很多市民都显得意犹未尽,更多的市民则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了锡伯族文化,增长了很多知识,更找回了那份久违的童年快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