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全文]
黎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海南省五指山区,地处亚热带,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黎族姑娘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习惯将收割的稻穗储于仓中,吃时拿一把在木臼中脱粒。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与汉族焖饭的方法大体…[全文]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饮食习俗一般由所处自然环境及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独龙江中下游一带,种植有少量水稻,中上游一带以种植旱地作物、杂粮为主。 独龙族的主食多以玉米、小米、稗、荞…[全文]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八大菜系独树一帜,经典菜肴层出不穷。不少美食更是漂洋过海,受到异国人的借鉴和改造,从此发光发热,闯出了自己的名堂。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者马可·波罗仰慕东方古国的文化,一路跋涉来到中国,一住就住了…[全文]
天刚蒙蒙亮,韶山各大餐馆的服务员与冲里的乡亲们便早早在厨房里忙乎起来。因为26日村里的百姓将和所有的游客一起万人同吃“福寿面”,以此特殊的方式共同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一周年。 不到八点,听到消息的海内外游…[全文]
彝族是西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约有657万人。云南彝族占2/3,为423.64万人(1996年统计),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小凉山为主要的聚居地。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极为丰富,以农业为基础的彝族多种植玉米、土豆、大麦、小麦和荞麦。蔬…[全文]
东方西方,饮食习惯皆一日三餐,不知是何时从茹毛饮血逐渐进化到养生这一文明习俗。不过,中国的三餐习惯,从庄子的“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语句中,可以证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国人已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南宋的大诗人陆…[全文]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中国西南云南省各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丽江位于青藏高原南端,地势高峻、山川雄伟、峰奇谷秀、物产丰富。纳西族是一个善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如纳西族的烹调技艺,既深受汉、…[全文]
世界之颠的喜马拉雅山脉,曾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整个山系山势高峻,群峰林立,绵延2400多公里,横亘在西藏的南缘,成为雪域高原的天然屏障。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东端是珞渝地区,西毗门隅,在这广阔的地域居住着数万门巴族人。 珞渝地区沟深谷狭,雨量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