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徐向前元帅戎马倥偬,战功卓著,名扬中外。然而,他对亡妻、对岳母的一往情深,却鲜为人知。他在妻子程训宣被错杀之后万分痛心,此后10多年,一直不愿再娶。他对亡妻的母亲汪秀芝也充…[全文]
每一件传世艺术珍品背后都有说不完的传奇故事。 《伯远帖》《中秋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国宝级艺术品,都曾经颠沛流离,差一点流失海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顺利…[全文]
苏区廉政运动 首启大规模反腐风暴 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由来已久。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毛泽东当选为主…[全文]
国学大师钱穆晚年著有《师友杂忆》一书,回忆了同一些大师名家、著名学人的交往轶事,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1928年,33岁的钱穆正在苏州中学执教。一次,校方请胡适…[全文]
回銮碑,亦曰“契丹出境碑”,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内御井街西侧。此碑为青石,高2.6米,宽1.3米,碑文为宋真宗所赋《契丹出境》诗,相传为寇准书写,字大如掌,苍劲挺拔,秀丽流畅…[全文]
中国是史乘大国,汗牛充栋,积累下来的历史经验也异常丰富。翻开二十四史发现,腐败算是一种“传统”,历朝历代“一以贯之”。再看治贪,有两种主要经验:严刑峻法和高薪养廉。前者以明…[全文]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其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三国演义》的作者将历史上颇能体现刘备血性及神勇的几件事移花接木…[全文]
在重庆,沈钧儒次子画家沈叔羊画了一幅画,上面有一个茅台酒瓶和两个酒杯,请父亲(黄炎培)题字。父亲想起当年红军长征时,有报纸称红军战士在茅台池中洗脚,便以此为题调侃起来:“喧…[全文]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全文]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全文]
一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了100多万军队和200架飞机,亲自坐镇指挥,对江西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中央苏区的兵力就达50多…[全文]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又云,君子和而不同。相比较而言,“淡如水”好办,无非是不尚浮华,重义轻利,贫而不谄,富而不矜。“和而不同”就有些难度了,难在分寸不好把握。因为即…[全文]
翦伯赞先生曾谈到:“冯将军的一生,每天每时,都在学习,不断的学习,切切实实的学习。”冯玉祥将军在泰山时的隐居时光,正是这种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全文]
汉朝初年,原本向朝廷称臣的南越王赵佗称帝,使国家面临南北分裂的危险,此时汉朝国力尚不雄厚,恢复和发展经济是当时的首要问题,但国家统一又是不容动摇的原则,面对这样的矛盾,汉文…[全文]
1932年,在日本侵略者一手策划和直接扶持下,伪满洲国在中国东北建立。当时替伪满政权效力的不仅有中国的败类,还有俄国败类、蒙古败类、朝鲜败类,由于这些败类都是在其日本主子的…[全文]
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相继胜利,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在全国胜利即将到来之际,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必须告诫全党警惕骄傲腐败,防止因…[全文]
李宗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关键的“福将”。福将之“福”,一是他个人历经战场炮火和政坛暗箭,屡次大难不死;二是在重大历史关头,李宗仁及其代表的桂系,作为具有决定意义的中间力量…[全文]
说到习仲勋同志的家风,就不由得想起《人民的忠实勤务员——习仲勋》这篇文章。这是1950年《群众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的介绍习仲勋革命经历和优秀品质的文章,今天读来仍然给…[全文]
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时隔33年,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全文]
“观其大略”之本意 李白曾认为“孔明披书,每观于大意”,说明对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误解,由来已久。因之,求其真意、返其本真,显得十分必要。理解“观其大略”的本意,…[全文]
要高度警惕日本的各种举动 日本是一个岛国,在历史上又是一个外向型的国家,但日本走的是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早在1855年,日本的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曾提出一套完整…[全文]
1929年,浙江省国术馆在杭州成立,邀请了在当时国术界享有盛誉的56位名家莅临观礼,并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浙江省国术馆欢宴国术名家之摄影”一帧。使得今人得见孙禄堂、杨澄甫、李…[全文]
近日,一档原创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在朋友圈等各种社交平台上火爆刷屏了,这档文博类节目大受年轻人追捧,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5,网友们纷纷表示“泪目”“燃爆了”,也夸赞“…[全文]
随着上周一波强冷空气的来到,申城开启“速冻模式”。北方冰天雪地、南方阴风冷雨的冬天又来了。而每年入冬之后,冷空气的到访也会愈加频繁。 在中国五千年的气象史上,曾出…[全文]
自鸦片战争国门洞开以后,西方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也逐渐输入中国。清朝末年,已经有外国的大学登陆中国沿海地区。民国建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断涌现。根据设立主体和资金来源的…[全文]
山西寺观建筑数量巨大,壁画内容驳杂。寺观附近往往还有戏台、文庙、学校、市集等等,其实也是整个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立足点在民间,宗旨也是为民众服务,安置其情绪,引导其思…[全文]
作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熊月之 胥吏问题是晚清吏治的一大顽症。它严重危害百姓,影响政府行政效率,恶化官民关系,败坏官府形象。对于胥吏之害,清…[全文]
作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彭林 我们经常讲“礼仪”,其实“礼”和“仪”是不一样的。《左传》中记载,鲁昭公是个素质很差的人。他小时候父亲过世,这边在办丧事,他却穿着…[全文]
裘曰修(1712-1773年),字叔度,一字漫士,号诺皋,南昌新建人,清代著名水利专家、文学家。著有《裘文达公文集》《诺亭诗钞》等著作。其行文清新隽永,诗格安雅,所涉内容甚…[全文]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代名臣张英的一首诗,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可谓千古佳话,张英一生廉俭礼让的德行操守也堪为后世楷模…[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