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代的佩绶和履

    佩绶制度是汉代服饰制度中的一大特色。佩绶除是一种装饰物外,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区分等级和地位高低。由于汉代官服的色款基本相同,所以仅以衣着是不能区分等级的;而冠的区分又不十分详细。如文职官的梁冠当时只有三梁、二梁、一梁之分,井不能准确无误地划分…[全文]

2014-07-11 10:48:07

中国鼻烟壶:小小鼻烟壶 吉祥寓意多

    明代末年,鼻烟传入中国。在整个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嗅服鼻烟之风盛行。由于嫌欧洲人用于盛放鼻烟的铜盒和玻璃瓶不够美观和实用,中国的能工巧匠制作出中国式鼻烟壶。鼻烟壶虽小,却集各种工艺之大成,是名符其实的袖珍艺术品。它造型多样,材质贵重,…[全文]

2014-07-11 09:50:09

画印源流,中国印章起源何时

    中国印章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一般研究者认为大致在春秋战国之交。这种说法过于保守,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制作、使用已经相当成熟。若以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一方饕餮纹铜玺为现今所能证实的经考古发掘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印章的话…[全文]

2014-07-11 09:46:47

鉴影之俦:镜奁、镜盒与镜台

    中国古人自照容颜,长期使用青铜镜。追溯以青铜制镜的历史,至少是在距今4000年以前的齐家文化时期。殷商时期的青铜镜,也已在安阳殷墟的墓葬中出土过,仅妇好墓中就出土过四面。东周时期,青铜镜制工日趋精美,使用颇为普遍。后历经汉魏六朝,直至隋唐宋…[全文]

2014-07-11 09:43:25

老照片:收藏市场的新贵

老照片:收藏市场的新贵

    1911年,辛亥革命后新塍屠家合影,辫子已剪 上世纪30年代的结婚照 1984年10月1日,纪念嘉兴撤地建市庆祝活动 去年11月份,江青所拍摄的老照片《庐山仙…[全文]

2014-07-10 11:40:04

折扇收藏:扇骨渐成市场新宠

    折扇收藏:扇骨渐成市场新宠 近年来收藏市场上,折扇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即便是以往人们不太注意的扇骨,也越来越受到收藏者青睐。一把小小的扇骨,包罗了文房大半之雅,这其中有哪些学问,藏家们该如何来鉴别扇骨呢? …[全文]

2014-07-09 16:43:35

宋元时期温州漆器珍赏

宋元时期温州漆器珍赏

    北宋描金花鸟纹檀木经函(内函)通高11.5厘米,长33.8厘米,宽11厘米 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北宋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通高41.2厘米,底边长24.5厘米 现藏浙江省博…[全文]

2014-07-09 15:19:53

佛教造像: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导语:佛像是中国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在众多艺术品门类里,唯独收藏佛像会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在2013年香港地区的首轮秋季拍卖中,香港苏富比的一件明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从3000万港元起拍,场内…[全文]

2014-07-09 14:08:42

中国文物中的蹴鞠盛宴

中国文物中的蹴鞠盛宴

    宋蹴鞠纹铜镜 宋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卷(局部) 元钱选临摹宋太祖蹴鞠图(局部) 南阳汉画像石上的“蹴鞠” 巴西世界杯即将谢幕,中国男足与中国球迷又度过了…[全文]

2014-07-09 14:08:25

御宝轩展出犀牛角雕象棋一套

    犀牛角分有非洲犀牛和亚洲犀牛之分,非洲犀牛有双角,亚洲犀牛为独角,质地坚硬,因其稀少和奇特的药用功效,为世人所关注。深圳御宝轩近期展出的此件犀牛角角雕象棋为亚洲犀牛角制成,市场上已经非常珍稀罕见。此件臧品以犀牛角为题材,以象棋32个子棋为内…[全文]

2014-07-09 09:31:0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