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宝轩展出中东18世纪爵士宝剑
在东方和西方文明中,剑都是一种地位比较高的武器。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作“百兵之君”,武术中有“百日刀,千日枪,万日剑”的说法。剑也常常被当作一种高贵的装饰品,从帝王到士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此外,剑也被当作一种仪式道具,比如在中国道教仪式中,剑常常被作为一种降伏妖魔的法器。在欧洲,剑被用于册封爵士与骑士,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在17到18世纪,较短的佩剑开始风靡整个欧洲,成为富人和军官的首选配饰。轻剑和佩剑在18世纪相当风行。
近日深圳御宝轩征集到一件精品—爵士剑,该宝剑系十八世纪中东贵族使用,品相完好,包浆自然老气,工艺精美,全长106cm。剑头为灵异眼镜蛇造型,双眼镶红宝石,栩栩如生,给人予威严、灵异的感觉。剑柄部分由高韧度蛇皮包裹而成,摸上去舒适、合手。虽然历经百年,剑身依然光亮如新,毫无锈迹,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剑锋的夹角由锐加大。剑鞘与剑身完美结合,剑鞘上面为蛇皮纹。整个剑象征着职高无上令人立生敬畏之心,正所谓“一剑横空星斗寒”。这把剑当时为中东贵族才能使用,就和基督教的圣经、皇冠、权杖(意为权柄)、玉玺一样,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剑的象征价值,远远超过剑的本身。剑是权利和力量的象征、是英武军魂的象征,剑又是侠义和正义的化身;剑,它凝聚了烈士的精气、文人的节操和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古人以“琴心”来形容似水柔情的善良;以“剑胆”来象征金戈铁马的豪杰;秦皇挥剑决浮云,象征着并吞六国;高祖斩蛇唱大风,象征着定鼎中原;唐宗抚剑享社 稷,开创了贞观之治;宋祖拔剑天下平,拓展了文治武功。更有庄子论剑,奇绝而美妙:南华庄子以江山社稷、道德情操、凌云壮志和绝顶的智慧来形容天子之剑和 诸侯之剑,以兴亡之道和治国方略来形容天子、诸侯之剑的剑法。让人感觉到“剑之繁,无所不包”,同样国外的剑文化深邃久远、博大精深。
中国历来剑文化深入人心,这也就说明这把剑能够出现在中国的原因,中国历来上至统治者,下至游侠和文人骚客爱剑、惜剑,而当时清王朝当时自以天朝上国自居,很多中东物品通过进贡、贸易等方式流进中国。在古中国,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近年来,剑作为艺术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推崇和喜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