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越窑销匿的传说

    越窑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名窑,上林湖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生产中心,是一座天然的露天青瓷博物馆。越窑青瓷从东汉到北宋末南宋初延续烧制了一千多年,至唐鼎盛,当时烧制的秘色瓷是青瓷中的精品。北宋末期,关于越窑青瓷渐渐消失的历史还有一段传说。 …[全文]

2012-10-06 21:57:40

关于茶叶末釉的故事

    茶叶末釉是瓷器的釉彩名。它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质的半无光釉,呈深绿黄色,因釉中均匀地布满形似茶叶的针、片状结晶体而得名。茶叶末釉的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多用于装饰仿古器皿,深厚古朴,气质…[全文]

2012-10-06 21:56:56

景德镇瓷器街的传说

    景德镇瓷器街位于景德镇中山北路段,这是一条瓷器行业街,有着各式各样的瓷器。关于景德镇瓷器街的传说和乾隆皇帝有些渊源:一次,乾隆皇帝外出游玩,途经景德镇时,慕名到“瓷器街”来瞧一瞧。结果转了一圈之后,发现此处的瓷器颇为精美,便找个地方喝茶歇脚…[全文]

2012-10-06 21:55:55

如何收藏投资新老陶瓷

    陶瓷自古与人们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在当代,陶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紧密相连。从装修建材,如瓷砖、瓷片,到陶瓷家居饰品,如花瓶、陶瓷摆件,再到陶瓷礼品、陶瓷收藏品等,陶瓷品的身影随处可见。陶瓷作为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使得古董陶瓷以及现代名家艺术陶瓷…[全文]

2012-10-06 18:15:13

座右铭之祖—尖底瓶

    在三门峡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1951年6月出土于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古文化遗址的小口尖底瓶。尖底瓶是仰韶人打水的水器,小口、鼓腹、尖底。空瓶放置的时候是倾斜的;悬于水面,受水浮力,即倾倒注水。水至半瓶,重心下移,瓶身就自动端正,浮于水中。若…[全文]

2012-10-06 18:10:59

瓷器嗜爱狂--清代雍正皇帝

    历代帝王中喜爱精美瓷器的不在少数,但若论对瓷器嗜爱之深、鉴赏品位之高、对后世影响之大,则首推清代雍正皇帝。 雍正在珐琅彩瓷器上用心之大,为后世称道。珐琅彩瓷器是康雍乾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它是在瓷质胎子上用进口的各种珐琅彩料描绘…[全文]

2012-10-06 18:05:26

青花瓷的起源有何争议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全文]

2012-10-06 18:03:44

虎子是酒具、水器还是夜壶

    虎子是三国时期主要器型之一。东吴虎子构思巧妙,整体造型追求与虎形神相似。1996年,马鞍山市东苑小区一座东吴墓葬中出土的青瓷虎子,就是一件典型代表作品。器身造型写实生动,观之令人赏心悦目。整件器物造型设计独具匠心,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三国青瓷制…[全文]

2012-10-06 17:56:50

南宋瓷器赏析--龙泉窑青釉三足鬲式炉

    这件龙泉青瓷是仿商周铜鬲造型,圆口、平折沿、短颈、圆肩、鼓腹、三实心足呈乳状。腹、足部凸起有三条竖棱,通称“出筋”;肩部饰一道凸弦纹。灰白色胎,施梅子青釉,足端无釉,呈朱红色。鬲式炉是宋代较为常见的仿古器形,但以龙泉窑梅子青制品最佳。此器造…[全文]

2012-10-06 17:55:48

南宋瓷器赏析--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小口,短颈,溜肩瓶体修长,带盖。盖平顶,直壁,外撇口。瓶体修长。盖顶饰划花覆荷叶纹,颈部凸起一道弦纹,肩及近圈处分别施两道凹弦纹,肩、腹部满饰刻划花缠枝牡丹纹,刻工精细,枝叶卷曲而富有弹性,花卉纹间隙部满布阴文复线,纹饰密而不繁缛。白胎,胎…[全文]

2012-10-06 17:53:52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